发布时间:2017-02-22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张东方 陈熊海
关于区级政府工作报告,人们除了关注各区发展的新动向、新举措外,还特别留意区与区之间的比较。比如,南山区能否顶住广州天河区的冲击,保住“全省第一区”之位?宝安、龙岗两个“产业大区”谁能夺得“探花”之名?新贵龙华能否扳赢老将罗湖?
近日,随着宝安区、盐田区“两会”闭幕,深圳十区(新区)政府(管委会)工作报告全部出炉。
关于区级政府工作报告,人们除了关注各区发展的新动向、新举措外,还特别留意区与区之间的比较。比如,南山区能否顶住广州天河区的冲击,保住“全省第一区”之位?宝安、龙岗两个“产业大区”谁能夺得“探花”之名?新贵龙华能否扳赢老将罗湖?
十区的发展走向,将直接关乎深圳的未来。深圳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更具影响力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等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十区的表现尤为关键。
本期“政经观”栏目通过对比十区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十区发展新态势,分析各区核心竞争力,并就十区如何支撑深圳未来发展采撷专家高见。
“南山区2016年GDP达3842亿元,稳居全省区(县)第一、全国第三”“福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45亿元,占全市的四成以上”“宝安区新增‘国高’企业261家,总数达1493家,居全市第二”……仔细比对各区政府工作报告,你会发现“南山福田斗艳”“宝安龙岗抢位”“罗湖龙华较劲”等颇有意思的竞赛格局。“梳理分析各区数据、要素及竞争力,对于各区下一步发展以及支撑深圳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有专家表示,全面提升深圳质量和竞争力,各区除了在经济层面“赛跑”外,还需在法治建设、社会治理、环境配套等领域深度发力。
第1阵营
代表深圳特质 南山福田领跑
福田和南山是时下最能代表深圳特质的两个区,以下几组数据或是最佳印证。
从GDP来看:2016年,南山区GDP达3842亿元,位列全市第一。福田区GDP初步预计在3560亿元左右,位列全市第二。
从税收来看:2016年,福田区税收总额1152.7亿元,位居全市各区第一;南山区税收迈入千亿元俱乐部,达1017亿元,位居全市各区第二。
不过,从税收增速来看,南山区增长41.6%(增速居全市之首),福田区增长3.75%。按照这个态势,南山区税收2017年有望超越福田区。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南山区2017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GDP稳居全省区(县)第一、全国第三”,而记者留意到,天河区2016年的GDP在3800亿元以上,与南山区相差无几。
第2阵营
产业大区PK 宝龙难分伯仲
近几年,作为深圳关外的两个产业大区,宝安、龙岗一直你追我赶。
从GDP来看:2016年,龙岗区发力追赶,初步预计GDP突破3000亿元(具体数据尚未公布),增长9.6%以上;宝安区GDP也突破3000亿大关,达3003亿元,增长8.8%。目前胜负难定。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来看:龙岗均略胜宝安。2016年,龙岗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1亿元,稳居全市各区第一,增长17.5%。宝安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8亿元,增长16.2%。
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看:宝安区则领先龙岗。2016年,宝安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1家,总数达1493家,居全市第二。龙岗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9家,但“国高”企业总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体现。
第3阵营
老将新贵较劲 龙华逼近罗湖
从GDP来看:作为“新贵”的龙华区,2016年的GDP达1850亿元,与“老将”罗湖区(初步预计突破1900亿元)的差距仅50亿元。
从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看:龙华反超罗湖。2016年,龙华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14亿元,较罗湖区的93.8亿元多出20.2亿元。另外,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龙华区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95亿元,而罗湖区的数据是184亿元。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无论在税收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罗湖均胜龙华。2016年,罗湖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0亿元,是龙华区(253亿元)的四倍。税收方面, 2016年罗湖区国地税之和(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460亿元,比龙华区的337亿元多出123亿元。
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看:龙华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88家。罗湖区2016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5家,但其总量并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
第4阵营
榜尾四区角逐 比拼特色要素
相比上述六区,盐田、坪山、光明、大鹏等GDP靠后的四个区(新区),更多的是从各区特色产业、特色竞争力要素进行PK。
先看四区(新区)GDP数据:2016年,光明新区预计725亿;盐田区达537亿元;坪山区突破500亿元;大鹏新区预计298亿元,排全市十区之末。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光明新区43亿元,盐田区32亿元,大鹏新区23亿元。坪山区此项数据未予列出,仅提到“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本级收入增长3.9倍”。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光明新区302亿元,盐田区122亿元,大鹏新区74亿元。坪山区新此项数据也未列出,仅提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倍”。
记者注意到,上述四区(新区)在经济数据上都并不突出。相反,四区(新区)政府(管委会)工作报告都将重点划在“特色要素”上。比如:
盐田区消化历史存量违建59.48万平方米,蝉联全省土地执法监察考核一等奖。在全市市容环境考核及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中荣获两个“五连冠”。
大鹏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7,位居全市第一。负离子年均含量2600个/立方厘米,空气清新度全市最优。
坪山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6项改革列入国家试点,“整村统筹”土地整备的坪山经验被全市推广。
光明新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完成8个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光明模式”。
2016年光明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亿元,增长9%。
产业方面,光明新区也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去年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成效显著,总投资538亿元的华星光电G11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总投资分别为500亿元和800亿元的华侨城光明小镇项目和光明天安云谷项目正式签约并开展前期设计。
2017年,光明新区提出加快先进制造业聚集,增强以新型显示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
编辑:何畅
上一篇我们走遍深圳最文艺的书店,遇见了最陌生的温暖下一篇实拍大芬村:你承认吗?这一定是深圳最文艺的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