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01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吴爱民 谢星宏
2月28日,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主持召开新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第二次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相关会议精神,审议《大鹏新区2017年改革计划》和《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
2017年,大鹏新区将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取得新突破,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月28日,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主持召开新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第二次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相关会议精神,审议《大鹏新区2017年改革计划》和《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据了解,2017年大鹏新区将实施区级重点改革项目16个,部门重点改革项目30个。其中,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共实施改革项目40个。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要求新区各级各部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书记许勤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的四个方面要求,认真谋划,压实责任,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全面发力,统筹推进;各单位“一把手”要亲力亲为,俯下身子抓落实,一级带着一级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改革任务,进一步擦亮大鹏新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特色招牌,打造改革创新先锋城区。
以问题、需求、目标为导向
突出大鹏特色聚焦重点领域
在改革计划起草中,新区综合办(改革办)结合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和新区党工委报告、管委会报告、三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美丽大鹏建设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中涉及改革的内容,在各办事处、新区各单位、驻新区各单位申报的41个项目中多次筛选,最终确定了16个区级重点改革项目。
改革计划确定了改革方向目标,明确提出以“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推动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鹏特色,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精准发力、协同推进,争当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用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攻坚克难,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动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打造改革创新先锋城区。
16项重点改革覆盖各个领域
领导领办项目打造大鹏品牌
2017年实施的16项重点改革聚焦上级精神、聚焦发展瓶颈、聚焦民生热点,包括深化实施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强区放权”改革等多个领域。
为保证各项改革早落地、早见效,新区明确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领办1-2个改革项目,从部署、把关、协调,到督察、落实,全程操办,集中力量攻坚,务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真正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打造大鹏改革特色品牌。其中,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与《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 >工作方案》衔接,采取列清单的方式明确了2017年重点实施的12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由新区党工委书记领办。
三部门联合督办
第三方全程评估
改革计划以改革任务分解表的形式,对强化改革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督查考评等保障措施,做了明确严格的规定,同时,明确要求各单位“一把手”要亲力亲为推进改革任务落实,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确保每项改革任务落实有时间表、路线图,做到跑表计时,到点验收。
据新区改革办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区改革办将联合新区督查室、绩效办加大对改革项目的督办频次和力度,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改革的推进实施和落地效果进行全程评估。评估结果将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各单位绩效评估体系。
根据《大鹏新区2017年改革计划(审议稿)》,2017年大鹏新区拟实施的16项区级重点改革初步内容如下:
重点改革1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领域再突破
加快推进《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落地实施,在继续深化已实施的各项改革的基础上,启动实施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环境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等先行先试项目,初步建立比较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重点改革2
探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新区作为功能区的职能定位,探索实践功能新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理顺机构编制设置、工作机制衔接、岗位流程再造、权责关系定位、行政效能提升等,推进新区更加高效、科学、规范运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重点改革3
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企业、人才等五大政策落地,改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用工成本,激发供给主体活力,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升为重点,补齐交通、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人才保障等短板,优化发展环境。探索实践PPP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交通、环保、综合管廊等设施建设,参与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供给,提供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重点改革4
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验区
探索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业发展引导机制、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旅游产业与文体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强化土地、财政、资源、假日、金融、人才、技术等政策支撑,初步形成旅游业协调带动区域发展的格局。
重点改革5
全力推进“强区放权”改革
全面承接市直部门下放的审批管理权、驻区机构管理权、人财物配置权等权责和行政资源,不断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推进新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重点改革6
构建基层治理“1+6”体系
进一步建成任务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管理精细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形成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社区服务角色更加鲜明、社区工作队伍更加精简、服务群众机制更加完善的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
重点改革7
深化“留痕计划”改革
全面对接反贿赂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创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运用大数据推进“留痕”管理信息化,实现可查、可控、可追溯,构建新区廉政留痕管理工作体系。
重点改革8
构建重大决策事项风险防控咨询机制
组织政府内外专家团队,通过专家座谈、实地调研、立项研究等方式,对新区领导批示、交办的重大决策事项提供风险防控咨询,不断提高新区重大事项决策水平。
重点改革9
创新大鹏特色民宿管理模式
完善民宿管理法规政策体系,搭建民宿管理信息平台,建立民宿纳管机制,制定民宿“大鹏标准”,实现民宿监管网络化、实时化、制度化,打造大鹏特色民宿品牌。
重点改革10
构建生物谷片区开发数字化管理模式
引进应用世界先进的BIM技术,探索构建坝光核心启动区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模式,规范指导坝光生物谷成片开发建设,将坝光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化管理滨海生态科学小城。
重点改革11
探索建设新型智库
加快制定出台新型智库建设的系列文件,健全完善新型智库的建设、运行、管理、考核、扶持等机制,组建重点领域的专家库,引进1-2家知名智库或分支机构,引进培养高端智库人才,为新区发展战略、重点领域改革、公共政策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有效解决制约新区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重点改革12
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在规划实施、制度建设、投入机制、科技支撑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合理布局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全面推进海洋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海洋生态文化,积极为深圳乃至全国探索湾区城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重点改革13
推进户外运动规范管理改革
围绕打造国际户外运动天堂的建设目标,在户外运动规划布局、监管机制、应急救援等方面先行先试。编制户外运动白皮书,明确不同区域重点发展方向,健全壮大行业组织,完善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引导户外运动规范发展,提升新区户外运动品牌影响力。
重点改革14
创新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
依托枢纽型智能社区服务系统,主动对接群众需求,为社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科学化社区服务。服务项目采购、遴选、评估等运营权下沉到基层,建立“下评上”的监督评议机制。配套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扶持机制,推进社工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充分依托互联网+社工+社区社会组织,实现社区服务模式创新。
重点改革15
全面推进新区公立医院改革
优化整合新区3家区属医院医疗资源,引入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成立医院集团,构建更合理的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形成专科发展合力,优化社康中心管理,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辖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重点改革16
构建六大领域综合执法信息管理系统
依托“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打造权威、科学、高效的综合执法平台,不断完善统计、监督、考核功能,融合空间地理、数据分析、指挥调度及遥感监测等功能,将“查违、环保、渔政、海监、水务、林业”等六大执法领域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对大鹏半岛“山、海、林、湖、田”自然生态系统全覆盖的执法管辖。
(吴爱民 谢星宏 文/图)
编辑: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