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08来源:深圳商报作者:张妍
记者昨日从大鹏新区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局获悉,大鹏新区编制的深圳首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于3月6日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这标志着新区用3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以实物量为基础,价值评价为核心的完整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负债表编制体系,实现了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深圳商报讯】(记者 张妍 通讯员 葛萍 王京)记者昨日从大鹏新区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局获悉,大鹏新区编制的深圳首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于3月6日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这标志着新区用3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以实物量为基础,价值评价为核心的完整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负债表编制体系,实现了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这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大鹏新区2015年的林地、城市绿地、湿地、饮用水、景观水、沙滩、近岸海域、大气、古树名木、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等共10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了核算。每一类自然资源资产都有一个分表,分别核算了它的实物量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这些分表汇总为一份总表。根据统计,大鹏新区2015年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价值为280.22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445.80亿元。
大鹏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森林覆盖率超过76%,是深圳市自然生态生物资源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和集中的地区。据了解,2014年3月,大鹏新区委托课题编制单位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大量调研,并与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广泛沟通。在系统分析大鹏半岛自然资源资产现状基础上,突破传统的资产认知条件,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属性,同时采用实物量计量和价值计量来列报和披露自然资源资产,构建了大鹏半岛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和负债表。当年9月,该项研究通过专家组论证,成为我国第一个县区级自然资源负债表。
此后,构建了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评估核算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技术标准体系,完成了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服务功能数据采集工作,建立了完整的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
在3月6日的专家评审会上,专家认为,新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负债表体系坚持了几项原则,包括坚持与国民经济体系相兼容的原则、所有自然资源指标的管理者为统一整体的原则、效益与效率并重的评价原则和创新引领原则,具有起点高、起步早、工作实、进度快的特点;同时,建立了科学创新的核算体系,构建了平衡完善负债表体系,配套了操作性强的数据采集更新体系。掌握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的变化,为今后新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和自然资源资产开发成本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示范借鉴意义。
编辑:黎阳
上一篇大鹏新区共享单车现状:暂无投放计划下一篇大鹏拟投5000万元扶持社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