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22来源:深圳商报作者:张妍
昨日下午,由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协会、广州国际艺术交易博览会主办的“深圳大鹏文化遗产的继承、演绎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南澳舞草龙。
原标题:
大鹏文化遗产如何传承?
学者提议,南澳舞草龙和大鹏山歌申报国家级非遗
深圳新闻网讯 昨日下午,由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协会、广州国际艺术交易博览会主办的“深圳大鹏文化遗产的继承、演绎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深圳是一座只有37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却拥有距今7000年、珠三角最早人类活动遗址——位于大鹏半岛的咸头岭文化遗址,以及我国海防文化代表、逾600年历史的大鹏所城。大鹏不仅是深圳“鹏城”别称的由来,更是深圳“文化之根”,13位来自广东省与深圳市的专家学者就大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以及如何与旅游、国际交流相结合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在昨日闭幕的第七届广州国际艺术交易博览会上,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协会、大鹏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共同主办了“继承、演绎与发展——深圳非遗主题展”,展出包括大鹏潮俗皮影工艺、大鹏植物染、麦轩糕饼、传统水印版画、传统绣球工艺、传统剪纸工艺、老宝安奶茶、特色糕点与茶品、锡器、鼓表、唐卡等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大鹏潮俗皮影荣获此届艺博会“金奖”,潮俗皮影戏被列入深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据了解,深圳现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广东省级和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9项。大鹏新区有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5项,如何实现国家级非遗“零”的突破?论坛上专家认为,大鹏山歌与南澳舞草龙两项目可以冲刺。
大鹏新区文体旅游局调研员白凌表示,作为深圳文化之根,新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127处,还有20多座200多年历史以上的有价值传统村落,同时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大鹏山歌、大鹏太平清醮、南澳渔民娶亲与南澳舞草龙。随着“三岛一区”建设的深入,以及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新区近年来不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省非遗促进会会长杜佐祥表示,大鹏不仅有优美的山海风光,更有厚重的文化根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上应该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应该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唱响海上新思路的主题曲。二是发挥红色文化优势,结合红色历史讲出创业开拓新故事。三是要利用好大鹏新区山海美景的地域文化优势。四是要利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新品牌。五是要结合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市文体旅游局文管办(非遗办)主任欧阳进雄表示,深圳尽管有7000年的咸头岭文化遗址,但在文化积淀方面远不如广州、佛山等邻近城市,深圳每万人博物馆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发扬是深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认为,大鹏新区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特别是如何利用好社会力量方面,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市非遗保护协会主席王程太表示,大鹏新区是深圳唯一具备整体性保护的区域。他透露,南澳舞草龙曾申报过国家级项目,但因为报错项目未获通过,希望能够得到省级部门支持再次向国家级非遗申报冲刺。另外,他所提到大鹏山歌也应该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因为这样不仅是保护了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保护了一种语言。(记者 张妍文/图)
编辑:何畅
上一篇深圳荔枝一个月后大量成熟上市 妃子笑丰产 桂味糯米糍减收下一篇扔生活垃圾,不能再任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