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1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凤飞伟
日前,大鹏新区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动员部署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及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意见,落实《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动员部署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
随着污水管网建设的深入推进,鹏城河水变得清澈。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大鹏治水进入全面攻坚期!日前,大鹏新区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动员部署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及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意见,落实《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动员部署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大鹏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和6个行动方案成为大鹏新区治水的“路线图”,会议还成立了以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任总指挥长、管委会主任李勇任副总指挥长的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总指挥部和7个由新区领导任指挥长的分指挥部,构建了新区、办事处两级“河长制+段长制”治水提质新体系。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表示,大鹏新区在创建三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过程中,治水提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成功不必在我任,成功必有我作为”的担当和境界,发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优势,结合新区创建国家海洋生态示范区的实际,将陆地河湖的治理延伸到133公里海岸线,建立河流“河长制”+海岸线“段长制”的新体系,溯本求源,重点攻坚,全面治理,实现对陆海河湖生态水质的系统修复和永续利用,奋力创建治水提质典范区。
●文/南方日报记者 凤飞伟
A 1+6工作方案
分解任务 倒排工期
据介绍,“1+6工作方案”中的“1”即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6”即以全面推行河长制六项工作内容为题,制定六大专项行动方案,分别为黑臭水体治理行动方案、入河排污口治理行动方案、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行动方案、防洪排涝保障行动方案、河道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包含河湖岸线保护、生态空间管理等)、水资源保护行动方案。
根据“大鹏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方案,大鹏新区范围内流域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64条河道全面推行河长制。而治水“路线图”——“1+6”治理行动方案更是提出了治水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治理措施、责任单位、保障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大鹏新区以任务分解表的形式倒排工期,将各项工作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行分解。
大鹏治水目标
●2017年 新区河湖全面建立河长制,构建区、办事处两级组织河长制体系,完成三溪河、西边洋河、正陇水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实行河湖“管养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河湖管养全覆盖;消除新区459个入河排污口;建设雨污分流管网60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
●2018年 南澳河、三溪河、西边洋河、正陇水4条河稳定不黑不臭,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河段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明显改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8%,新区河流防洪达标率达80%,主要河流防洪达标率90%,主要河道建立视频监控系统,部分河道启动建立水文监测系统。
●2020年 南澳河、三溪河、西边洋河、正陇水四条河稳定不黑不臭,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用水总量不超过0.3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保持在9.2立方米以下,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完成南澳河、王母河、葵涌河及坝光片区13条河等共25条河流综合治理,主要河流防洪达标率为100%,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
●2025年 新区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让碧水和蓝天共同成为深圳亮丽的城市名片。
B 治水攻坚之年
三大领域进入冲刺阶段
今年是大鹏新区治水的攻坚之年。记者发现,六大专项行动当中黑臭水体治理、入河排污口治理、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三大领域,大鹏新区都进入了最后的攻坚冲刺阶段。
黑臭水体治理方面,2016年12月,大鹏新区在深圳治水提质行动中,率先完成对被市里列入黑臭水体整治名单的南澳河整治,同时陆续开展对三溪河、西边洋河、正陇水等三条河流的黑臭水体治理。目前,南澳河治理工程已完工,河水逐渐恢复了清澈的原貌。三溪河、西边洋河、正陇水治理工程正在全速推进。按照新区黑臭水体治理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三条河流的黑臭水体治理将于今年6月30日前完工。
入河排污口治理方面,此前大鹏新区已对新区入河排污口进行普查及溯源调查,共确定459个入河排污口,并对所有入河排污口登记造册,形成“一口一册”。结合新区排污管网建设,按照“集中治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工作思路,以“改造一片、解决一片、成效一片”为原则,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制,截至目前,已完成318个入河排污口的整治。今年新区将持续推进新区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确保在2017年底前完成剩余141个排污口治理,完成新区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任务。
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方面,截至2016年底,新区污水处理率由新区成立时的不足10%,上升到86.6%。按照新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行动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2017年底前,完成22个片区污水支管网建设,实现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建设雨污分流管网60公里,建成区100%雨污分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将完成四个片区的雨污分流管网完善工程;完成10个排水达标小区改造工作。对剩余符合条件的小区打包实施改造,力争2018年完成新区排水达标小区改造;2017年还将完成东涌污水处理厂(站)及西涌片区污水处理站建设。适时启动其他分散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此外,在防洪排涝保障、河道综合整治、水源保护三大领域,2017年也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其中防洪排涝保障方面,行动方案提出,2017年新区加速推进2016年新增的水头沙、上企沙等片区内涝积水点治理,力争2017年完成治理;河道综合治理方面,2017年,新区河湖全面建立河长制,构建区、办事处两级组织河长制体系;全面实行河湖“管养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河湖管养全覆盖。
水源保护方面,2017年,新区河湖(包括水源地)建立河长制,构建区、办事处两级组织河长制体系;全面实行河湖“管养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河湖管养全覆盖。
“通过今年的工作,将为这些领域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作机制
构建“1+7”指挥体系
区级河长每月巡查
不少于1次
为顺利推进治水工作,大鹏新区还构建了“1+7”指挥体系。
据了解,“1”即成立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总指挥部,“7”是以区级河长为单位建立7个分指挥部。总指挥部总指挥长、第一副总指挥长和5名副总指挥长由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担任。15个相关部门和办事处为成员单位。
7个分指挥部指挥长由总指挥部7名总指挥长、第一副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兼任,并同时兼任河长职务。其中王京东作为新区总河长,同时担任新区最大河流葵涌河区级河长;李勇作为副总河长,同时担任征拆面积最大的河流王母河区级河长,其他5名新区领导同时兼任5条主要河流的河长。其中南澳河河长同时负责西边洋河、溪涌河等共10条河的河长制有关工作;三溪河河长同时负责径心河、新大河等共19条河河长制有关工作;东涌河河长同时负责淡水涌、西涌河等共7条河河长制有关工作;杨梅坑河河长同时负责大碓涌、桔钓沙涌等共14条河河长制有关工作;鹏城河河长同时负责正陇河、迭福河等共12条河河长制有关工作。
在此基础上,新区根据河湖的自然属性、按照全区统筹、领导挂帅、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同时任命三名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担任街道级河长,建立起新区、办事处两级河长体系。
在工作机制方面,大鹏新区建立了河长工作会议制度,总河长和各分指挥部指挥长每年至少召开3次会议;建立河长定期巡查制度,各级河长要定期巡查,区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巡查,办事处级河长巡查每月不少于2次;建立日常督查督办机制。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日常督查,建立新区督查室与新区河长办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建立信息共享互动机制,建设新区河道管理信息系统,与全市“智慧河道”管理系统对接。
保障措施方面,大鹏新区建立健全河长制分级考核问责机制,将河长制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社会监督,在相关媒体上公告河长名单,在主要河湖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理保护目标、监督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内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编辑:黎阳
上一篇大鹏新区建筑工务局即日启动在建政府项目安全隐患综合大检查下一篇“微U驿站”提供“面对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