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全域旅游有望迎客1500万人次

发布时间:2017-07-05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凤飞伟

日前,记者从大鹏新区获悉,今年大鹏新区已被国家旅游局授予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称号,实现了旅游业“国”字招牌“零”的突破。

 

 

日前,记者从大鹏新区获悉,今年大鹏新区已被国家旅游局授予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称号,实现了旅游业“国”字招牌“零”的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大鹏新区的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统计显示:大鹏新区去年入岛旅游人数达到1039万人次,6年增长33%;旅游收入由29.68亿元增长至48.8亿元,增长64%,年均增长超过10%。随着“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启动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大鹏新区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南方日报记者 凤飞伟通讯员 项丽华 吕嘉

“一体两翼”布局清晰 旅游资源全域分布

大鹏新区旅游资源丰富,向海延伸,绵延133公里的滨海长廊分布着东西涌、桔钓沙、杨梅坑、官湖、溪涌等20余处滨海旅游区;向内陆延伸,则有大鹏所城、东山寺、观音山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庙宇交相辉映;而星罗棋布的古村寨,则有半天云村、沙鱼涌等具有旅游价值的村落;七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西涌天文台、沙鱼涌红色旅游景区独具特色;除此之外,玫瑰小镇、瓷爱谷、婚博园等文化创意旅游景区正在兴起。户外运动氛围更是越发浓厚,14条较为成熟的登山穿越路线遍布辖区,游艇产业聚集,帆船、帆板、潜水等运动项目也不断涌现。

大鹏新区成立以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统计显示:新区目前已有景区、酒店、民宿、农家乐、潜水、马术、山地运动、海上运动、极限运动等业态20余种,形成了品类丰富的“旅游+”产品:以滨海旅游休闲、渔港小镇、“潜爱大鹏”珊瑚保育为代表的“旅游+海洋”;以大鹏所城海防文化、东山寺宗教文化、鹏城饮食文化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以帆船冲浪、山地徒步、极限越野等户外运动为代表的“旅游+体育”已基本成型。

伴随着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区启动、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运行,“旅游+科研”“旅游+医疗”“旅游+康养”的基础已初步形成,工业旅游依托中广核中微子实验室、LNG等大型清洁能源企业也大力发展起来。

“目前大鹏新区已形成‘一体两翼’的产业布局。”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体”依托南澳核心优势资源,打造以世界级主题公园、国际化会议度假、大众型户外运动为特色的顶级核心景区;“东翼”依托历史古镇、特色小城,打造历史人文特色湾区;而“西翼”则依托滨海小镇、高端项目,打造滨海休闲特色湾区。

据统计显示,大鹏新区成立5年来,入岛旅游人数由780万人次增长至1039万人次,增长33%;旅游收入由29.68亿元增长至48.8亿元,增长64%,年均增长超过10%。2017年截至5月底,新区接待游客320.4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2%;过夜游客47.66万人次,同比增长14.10%;旅游收入15.64亿元,同比增长18.66%,各项指标都再创新高。

加快重大项目攻坚步伐 打造国际户外运动天堂

业内人士表示:大鹏新区之前一直缺乏特色旅游项目,有旅游景点,却缺乏特色景点。

然而随着近两年的不断创新改变,大鹏新区加大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的步伐,有望在一段时间内改变这一状况。

破题世界级主题公园项目,加强与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对接,全面落实《文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乐高乐园等世界级主题公园项目落地;共建大鹏新区社区旅游学院项目,新区管委会6月2日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人才引进、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共建全国首家社区旅游学院,共同打造国内“区校共建社区学院”示范项目;协调下沙佳兆业国际乐园项目,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佳兆业万豪酒店于6月22日对外试营业;加快建设金沙湾国际乐园项目,打造集星级酒店、冰雪世界、水上乐园、演艺中心于一体的国际性滨海乐园;与华侨城集团签署文化旅游战略合作,开发大鹏所城旅游区项目,整合发展环龙岐湾片区,建设“没有围墙的”国家5A级景区;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酒店,今年将有深圳佳兆业万豪酒店、桔钓沙莱华酒店开始试营业等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除此之外,大鹏新区还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户外运动新供给,努力打造国际户外运动天堂。将已成功连续5年举办的“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为抓手,围绕打造“中国国际户外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充分发挥新区山海生态优势资源,全域部署低空、游艇、潜水、滨海徒步等户外运动新业态,加强品牌赛事的引进,规划布局户外运动产业链。统计显示:近年来,大鹏新区的帆船、冲浪、户外徒步、潜水、马术等旅游产品不断拓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接近40%,年均提高3.4个百分点,新区旅游供给丰富,后劲更是可以期待。

编制全域旅游规划 吸引珠江口湾区外溢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2月,大鹏新区被深圳市赋予了全域旅游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今年,大鹏新区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称号,实现了旅游业“国”字招牌“零”的突破。这两项创建任务给大鹏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更强劲的动力。

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目前大鹏新区已经编制了《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新区举办了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顶尖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与规划,编制完成了《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了《大鹏新区关于落实“东进战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全要素全产业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下一步,将配合市局,继续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探索。根据这一规划,大鹏新区将通过2016年到2018年三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大鹏旅游”品牌化,在全国旅游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也将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

其中,预计到2018年,新区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1500万人次,海外游客比重提高到5%以上,过夜游客比重提高到15%以上。

2018年,环龙岐湾5A级景区创建提升工程将圆满完成,到时也会力争创建4A级旅游景区。

在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方面,大鹏新区下一步将依托深圳市在改革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用地政策、发展动能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力求创建一个以改革为导向的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旅游发展的融合共享,在全国作出示范,形成一个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同时,围绕新区特色,探索户外运动及特色小镇的发展,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旅游空间,为全国探索一条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启动,目前大鹏新区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有业内人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向市里争取海域使用、旅游用地一系列特殊、超常规的政策,利用这些政策,将珠江口湾区外溢资金吸引到大鹏湾、大亚湾,借助打造东部黄金海岸带和发展全域旅游的契机,结合两地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健康”共通点,推动滨海栈道连通,整合旅游线路,加强深圳东部滨海旅游推广合作交流,联合推广,联合推介。

编辑:黎阳

保存|打印

上一篇各方合力共创 大鹏新区省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初见成效下一篇大鹏新区国税局开展“不忘初心 再出发”党建系列活动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