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开始!”训练场上,裁判员按下计时器,一名身着排爆服的武警战士开始谨慎地转移“爆炸物”……在全国都在都在大力发展工兵科技专业力量之际,我们来到北京武警某部工兵中队训练场,一睹他们的备战训练。
9月6日上午8时30分,北京武警某部25名工兵专业官兵在他们的“专属”训练场上列队,开展包括检测、排爆、拆爆等高难度技术课目训练。
“计时,开始!”训练场上,裁判员按下计时器,一名身着排爆服的武警战士开始谨慎地转移“爆炸物”……在全国都在都在大力发展工兵科技专业力量之际,我们来到北京武警某部工兵中队训练场,一睹他们的备战训练。
在刘德华出演的电影《拆弹专家》中出现的“稀奇”装备,在这群武警战士手中却被“玩”得十分熟练。从“开始作业”到“穿戴完毕”,三人协同作战小组用时2分28秒将排爆服穿戴完毕。
中队长陈哲告诉记者:这并不是最好的成绩,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处置危险,保证群众安全,我们仍需不断加强。
穿戴完毕后主排爆手利用“排爆机械手”转移爆炸物。据记者了解,这种形式的转移方法是比较现实可用的,运用次数较多,同时,在转移过程中对排爆手的素质要求也很高。
从事专业训练7年的王班长向记者讲述:转移爆炸物的关键无非两点。第一,必须做到夹持手抓对爆炸物的力在其承受范围内;第二,在转移带有防移动装置的爆炸物时必须“稳”,那才是生与死的开关。
另外一项极具“科技感”的训练便是以“拆除爆炸物”这一课目为主的技术课目训练。这项课目主要是对排爆手的拆爆知识和心理素质进行训练,执行任务时,他们都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瞬间判断,解除危机,而他们自己的生与死,就在剪断那根线的刹那,所以他们的工作可谓“命悬一线”,就如同行走悬崖——左手是险峰美景,右手是绝壁深渊。
指导员李春友告诉我们“拆炸弹不比开枪,开枪可以站得很远,而拆炸弹,那炸弹可就在脑门前。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万一哪天真遇上事需要他们上,那还不紧张得双手发抖,还谈什么拆弹。”
训练结束后,官兵们纷纷谈及自己的感受,立下了“随时准备上前线,人人争做排爆能手”的铮铮誓言。当记者离开时,战士们还在为装备器具仔细整理擦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