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所城旅游区启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之路

发布时间:2017-11-09来源:深圳商报作者:

大鹏所城旅游区启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之路

曾经的海防古城,未来的世外小镇。

大鹏所城,深圳的“文化之根”,中国的明清海防要塞,世界的文化遗产。

今日,全新升级的“2017大鹏文化季”在大鹏所城拉开帷幕。文化季由大鹏新区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华侨城东部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侨城深东集团”)主办,深圳华侨城鹏城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鹏公司”),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开幕式上,以大鹏所城、较场尾及东山寺为核心的“大鹏所城旅游区”华丽亮相。

同时,大鹏所城旅游区创建国家4A景区工作正式启动,大鹏所城等明清海防遗存联合申遗倡议亦正式发出。以大鹏所城为核心和发起单位,由深圳市牵头,联合国内沿海省市明清海防遗存,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7大鹏文化季,是华侨城集团承担央企责任与使命,学习十九大精神、践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大战略的具体体现,是集团占领制高点、实现大跨越的重要一步;也是华侨城集团与大鹏新区战略合作以来,双方在“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引下的第一次文化活动。

以大鹏所城为核心

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年轻的深圳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东南端的大鹏半岛有着珠三角现存最早人类活动印记——约7000年前的咸头岭遗址;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明清海防卫所之一——大鹏所城。

大鹏半岛,不仅是深圳的“生态宝库”,更是深圳的“文化之根”,是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资源最丰富多元的片区之一。大鹏新区成立伊始,市委市政府赋予新区“生态岛、生物岛、生命岛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三岛一区)定位,新区在“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水平”的指导方针下,将旅游、生命健康和海洋生物产业定为三大未来产业,以旅游率先发力,推动旅游产品升级,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2016年初,深圳入选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将新区定为试验区。2016年9月,新区整合文化、体育、旅游各项职能成立文体旅游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2017年,新区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以旅游业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力求创建一个以改革为导向的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

在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探索之路上,新区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其中的一大步。华侨城集团斥资300亿元,以“文化+旅游+城镇化”为创新发展模式,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凸显深圳唯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价值,推进新区历史文化景区、旅游文创产业、公共文化设施等建设,促进新区向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

大鹏所城,是深圳别称“鹏城”的由来,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1995年,大鹏所城被定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所城所在的鹏城村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被评为“深圳八景”之首。2016年,被公布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之一。

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城之魂。所城军语所演唱的大鹏山歌、纪念阵亡将士的大鹏太平清醮都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城饮食文化代表打米饼、濑粉仔,所城服饰文化代表大鹏凉帽,都已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所城为核心的环龙岐湾景区,更云集了“深圳鼓浪屿”较场尾民宿小镇和岭南名刹东山寺等半岛核心旅游资源,在2015年新区出台的“美丽大鹏”三年行动计划中,环龙岐湾滨海国际旅游景区建设被列为“美丽大鹏”十大重点项目之首。

专业团队“号脉”“开方”

确定文旅融合发展方案

作为深圳历史文化瑰宝,所城的吸引力毋庸置疑。据统计,2016年,新区旅游人次达1039万,其中前往所城和较场尾片区的游客逾220万。也就是说,每五个到新区旅游的人就有一个到此一游。

游人如织,商业无序发展,基础设施不足,所城旅游逐渐显露疲态。华侨城集团进驻后,首先邀请专家为所城“号脉”。2017年初,华侨城集团聘请国内资深文旅团队,就景区资源、交通状况、游客组织、公共设施配套、景区管理等开展专项调研,找到了阻碍所城旅游健康发展的五大瓶颈:缺乏系统管理、配套不足、文化不彰、业态低端、形态混乱。

结合存在的问题,华鹏公司量身定制了《大鹏所城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了“文化引领,形态、业态、文态‘三态合一’”的总体提升策略,制定了“一城、六园、四区”的产品打造体系。以大鹏所城(一城)为中心,重点规划建设大鹏所城旅游区、都市农业休闲区、海洋军事旅游景区、文创融合社区(四区),以及所城文化公园、航海军事主题公园、大遗址栈道公园、国学禅风养生庄园、生态创意农业园、大地艺术四季花园(六园)。

华鹏公司为所城发展开出一揽子“良方”,接管工作方案、文化展示系统方案、整体业态规划方案、运营管理手册、商户经营管理办法、营销推广方案、所城形态提升方案等,并集合文旅研究、景区规划、文物保护、创A计划等成果共同推进所城升级改造。

针对所城缺乏统一管理主体的问题,2017年5月,华侨城深东集团、深圳市大鹏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鹏城股份合作公司成立了三方合资的华鹏公司。7月26日,华鹏公司正式挂牌,并与鹏城股份合作公司签署《大鹏所城第一批次资产移交协议书》,意味着接管工作正式启动。

目前,所城P1至P5停车场已由华鹏公司开展智能化停车系统改造,预计将在2018年1月投入使用。所城内市政服务及市政工程设施将在年底前整体接管。同时,华鹏公司将对所城内文保建筑、文博展陈实现参与式管理。

华鹏公司全资收购较场尾民宿管理公司,对较场尾片区实现整体接管,下一步将推进民宿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升民宿小镇旅游品质,突出海洋娱乐运动元素,打造滨海度假体验地。

为树立所城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和认同度,所城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微博号已全部上线,未来将可与智慧旅游系统对接,实现网上预约、景点解说、纪念品购买与配送等多项功能。

以大鹏所城、较场尾、东山寺为核心的“大鹏所城旅游区”雏形已现。

130天的文化盛宴

明年“五一”大鹏所城展新颜

升级版的“2017大鹏文化季”是大鹏所城旅游区亮相后的首个大型文化庆典活动。从今日至2018年3月18日,“2017大鹏文化季”跨越新年、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为深圳市民烹制一道持续130天的文化盛宴。

在这130天里,将有海洋、民俗、影视、原创音乐、创意设计和公园等六大主题“文化周”,以及开幕式、新年祈福和新春灯会庙会等三大“节庆点”。

与此同时,所城旅游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蜕变,形态改造、业态整合、文态提升将协同进行。

2018年“五一”,所城将新颜初现。南门街、十字街、东门街、正街等主要街巷将在明年4月底前完成升级改造。刘起龙将军第、左堂署遗址等文博展示将全面提升。由北门校场、凤凰广场和粮仓为主体的文化中心,不仅将上演实景演艺,更将推出文博数字馆、文创精品馆等,形成综合文化休闲空间,读书、品茶、喝咖啡,选购心仪的文创产品,每个游客都能在此找到最舒适的休憩方式。逛累了,到东门街小吃区寻找鹏城最地道的口味,清香的打米饼、浓稠的濑粉仔、还有各式各样岭南佳肴都将云集此处。

从黄昏到日出,想体验古城不同时刻的美,首选当然是入驻西北村的精品客栈。华鹏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片区正在打造一家以“植物染”为主题的精品客栈,“薯莨,不仅是一种收敛固涩的中药材,更是过去所城官兵服装的染料。”

据悉,开幕式上,大鹏所城旅游区还将带来两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是大鹏所城旅游区启动创建国家4A级景区;二是大鹏所城等明清海防遗存联合发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倡议。

2018年,实现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20年争创国家5A级景区;并将积极实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标。大鹏所城已加入中华文化名镇协作体,未来将围绕明清海防整体申遗发起组建“中国海洋长城”联盟,整合沿海文化遗产及优质资源,促进海防文化、古城文化“双复兴”。

鹏城“文化之根”正厚积而薄发,朝着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引领、深圳历史原点文化图腾、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标杆和南海历史文化遗产地标等目标不断前进。

本栏文图:华九州

 

编辑:欧淑清

保存|打印

上一篇半岛旅游六大主题活动造“暖冬”下一篇大鹏新区3年筹集 人才保障房1.7万套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