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大鹏动真格!

发布时间:2018-01-11来源:晶报作者:陈碧霞

1月10日上午,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局及各办事处执法部门联合开展了物业小区(城中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执法人员、人大代表等检查大鹏办事处布新统建楼小区垃圾分类落实情况。

1月10日上午,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局及各办事处执法部门联合开展了物业小区(城中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本次行动同时邀请了市、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城管监督员及媒体记者等现场督导检查工作,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深圳首个共享闲置物品公共平台在大鹏试点

当天上午,由新区城管局副局长曹其捷带队,检查组一行先来到了南澳办事处南沙兴苑小区。在该小区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点,一组蓝色的太阳能玻金塑纸智能化回收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记者现场了解到,居民可通过扫描“昊风格”二维码“开桶”,用手机号码实名投放玻金塑纸等生活垃圾。该智能垃圾桶能自动称重,并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兑换礼品或换取微信“红包”。

而该投放点旁边“焕趣吧”更是引起了大家关注。这个绿色的“柜子”里,已有居民将家里闲置的儿童玩具、文具和书籍放在不同的隔层里。“居民只要输入公示的箱号及密码,便可以放置自家的闲置物品,或免费取用邻居放置的闲置物品,真正体验资源共享的乐趣。”据新区城管局市政中心主任蔡守峰介绍,“焕趣吧”旨在倡导居民“让资源循环、让物品重生”的理念,同时,居民通过扫码还可以将家里大件的闲置物品在“昊风格”公众号进行发布,在微信平台上进行置换。“这是一个完全免费开放的共享平台,可让居民家中闲置物品真正物尽其用,去除浪费,体验真正的共享经济。”蔡守峰表示。

记者了解到,这是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局试点打造的垃圾减量分类智能化平台之一,也是深圳首个闲置物品社区共享平台,该平台目前在申请著作权和专利,目前已在南澳风球山、南沙兴苑等小区试点。接下来,将在葵涌5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推广。

区人大代表谢芳、区政协委员陈石对“焕趣吧”的试点做法点赞。陈石认为通过智能化平台可节约垃圾分类的人力和物力,同时通过手机端的微信红包奖励等互动方式,可成为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的新吸引力。“这种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小礼品和‘红包’等回馈方式,实实在在地鼓励了居民参与分类的积极性。”谢芳表示。

未依规投放生活垃圾等现场开整改通知书

本次行动,执法人员发现布新统建楼、高圳头(城中村)存在未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等问题,现场共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截至1月10日,大鹏新区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专项检查周共发出整改通知书4份。

而在葵涌高源社区高圳头小区玻金塑纸回收投放点,一块竖起的“互联网+定时定点移动资源回收”的牌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原来,为大力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新区城管局在葵涌办事处9个社区开展“互联网+定时定点移动资源回收”试点,回收员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通过“昊风格”公众号进行资源回收,探索“两网融合”的模式。

市人大代表郭瑞霞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但要重视资源再生利用终端的运营是否有可持续性?此外,她建议玻金塑纸回收投放点应放在显眼可监督的地方,同时吸引民间力量如社区热心居民,建立各小区(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以身边人的影响,促进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成效。

实现全链条管理去年全区垃圾减量11.6%

据了解,2017年新区有害垃圾回收实现全覆盖,126个住宅区(城中村)配齐玻金塑料纸投放点,120个大件垃圾投放点设置到位,启用新区大件及绿化垃圾处理中心,初步建成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对垃圾减量分类建立了全链条管理体系,对大件垃圾、年花年桔、废旧织物、有害垃圾、果蔬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餐厨垃圾、玻金塑纸八大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并引进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监督。截至2017年11月,新区分类分流收运总量约11676吨。同时,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信息化监管系统,从收运明细、评分管理等方面对参与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分类分流体系的良性运作。

“自2017年大鹏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分流处理体系建立以来,在游客、垃圾总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新区生活垃圾总量同比减少10442吨,减量占总产生量的11.6%。”新区城管局副局长曹其捷表示。

大鹏新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以创新举措解决存在的垃圾分类重点问题?区人大代表谢芳认为,要从源头到全流程分类进行系统梳理,重点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市人大代表郭瑞霞建议,新区要进行全区垃圾分类情况调查摸底,总结不足和推广经验。她认为新区对景区垃圾分类宣传的“三大文明”行动很有“大鹏特色”,建议将“焕趣吧”资源再生利用和共享的理念也引进景区宣传。

晶报记者 陈碧霞 通讯员 龚雄英 叶惠美/文、图

 

编辑:欧淑清

保存|打印

上一篇大鹏新区专项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检查下一篇大鹏铁骑及时处置一起车辆起火险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