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变”造血”扶贫更精准

发布时间:2018-02-01来源:深圳侨报作者:

南澳办事处创新对口帮扶方式,在河源高围村建立马铃薯种植产业示范基地 “输血”变”造血”扶贫更精准

高围村马铃薯产业种植基地绿油油一片。

腊月里,河源市源城区高围村围墙上的“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宣传语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格外耀眼。而马铃薯产业种植试验基地内,50亩绿油油的马铃薯苗随风摇曳,在冬阳下孕育沉甸甸的果实。田梗上四五个村民弯腰察看田里的绿苗后,站起来微笑着说:“看这苗头,产量应该不错!明年,我也要自己种植马铃薯。”

日前,南澳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鞠晓晨带队到对口帮扶单位河源源城区高围村,对马铃薯种植产业示范基地进行实地勘察。贫困户魏贵芳正在马铃薯田间劳作,见到上级来考察,立马跑过来紧紧握着鞠晓晨的手说:“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了我一份工作,给我一份收入,这对我家来说真的是莫大的帮助。”

“现在马铃薯出苗率超过95%,长势不错,估计收成可观。”魏贵芳粗略计算了一番:再过两个月马铃薯就有收成了,收益由合作社和贫困户按三七分成,合作社可以分到4.5万元,73户贫困户能分到10.5万元。

马铃薯长势不错。

◆利用冬季闲置农田农户看到脱贫希望

距离南澳办事处160公里的埔前镇高围村,是河源源城区五个省定精准扶贫村之一。总人口2750人,其中贫困户71户19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966亩,山林地9000亩。农户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甘蔗、蔬菜为主。自从南澳办事处扶贫工作组进驻后,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澳办事处扶贫干部黄伟杰驻高围村后发现,每年十一月晚稻收割过后,村里的农田就进入了休养期。“秋天,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我们就思考如何把这些闲置的农田利用起来。”黄伟杰说,他四处打听,得知种植马铃薯时间短、收成高,于是在新区驻村工作组的带领下,到惠东铁涌镇参观考察马铃薯基地。“万亩马铃薯绿油油的,景象很壮观。”黄伟杰说,参观后马铃薯这片美景就根植在他心里。

回来后,他邀请技术员专门到高围村考察土壤,分析天气条件,联系到回收马铃薯的企业。在了解到河源市柯木村去年也有成功种植马铃薯的案例后,他更加信心十足。向办事处汇报情况后,立马着手建立马铃薯种植产业示范基地事宜。

◆争取今年全村种植面积达500亩

“免租金借用村民冬季闲置农田种植马铃薯,不影响春季耕种水稻,4个月有成效,利润达100%。”据黄伟杰介绍,马铃薯种植产业示范基地项目采取“合作社+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河源市源城区老耕人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土地整合和田间管理,由村委会成立监督小组对项目运作监管,种植管理人员优先聘请村贫困户劳动力,收成后由深圳市宏兴公司按市场批发价统一回收。试种收益利润部分合作社占30%,60%用于全村71户126名无劳动力或无法参与劳动贫困户家庭成员分红,10%侧重于特别困难户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去年11月冬阳暖照,我们开始种植马铃薯。开始之初,我们只借到村民的10亩农田。但给闲置农田下肥料、松土时,有20多户村民主动到合作社提出借田种植马铃薯。”黄伟杰笑着告诉记者,村民从中看到利益,借田种植可以为来年种植水稻省下每亩400元的肥料和翻田费用,于是纷纷愿意交出闲置农田。

“两个月后马铃薯就有收成了,不少村民打算自己明年种植马铃薯。”河源市源城区老耕人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古东新高兴地说,在村民的意愿调查中,大部分村民都想把闲置的农田利用起来,达到双赢效果。“争取2018年全村种植面积达500亩。”他哈哈大笑说,规模扩大到今年的十倍。

◆全年帮扶182万元打造民心工程

“这次是马铃薯试种示范点,明年将发动全村有种植意愿的农户种植生产,合作社统筹销售,实现长效性。”鞠晓晨表示,南澳扶贫工作将紧紧围绕“真扶贫、真脱贫、不返贫、保基本、求突破、可持续”的工作目标,创新对口扶贫方式,发展“一村一品”,由“输血”变“造血”,推动精准扶贫。

去年,南澳办事处还对高围村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教育文化扶贫、贫困户医疗保障及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等帮扶,资金高达182万元,让村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高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1.8万元提升到2016年6.8万元,增长幅度较明显,预计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11.8万元。

“春节来了,原来夜晚漆黑一片的6公里村道,如今灯火通明,老人孩子晚上都出来散步,再也不用打手电筒串门了,这是最大的‘民心工程’。”谈起高围村的变化,村委副主任古小军说村民们从心里感谢南澳办事处,他们的帮扶使村里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数说

去年,南澳办事处开展90余次一对一结对帮扶慰问活动;发放6万元资助村里寒门学子;投入10万元成立贫困户医疗保障基金;花11.4万元为9户贫困户修缮房屋;通过以奖代补”,资助61100元购买种子、农耕设备、鸡苗等方式进行自主发展帮扶;帮扶80万元开展主村道亮化工程,在村道上装168盏路灯。耗资60275.93元改造万全小组学生桥,关爱学生安全出行;为11户贫困户安装移动光纤宽带;投入本金18.3万元建立马铃薯产业种植试验基地。

 

编辑:古亮宇

保存|打印

上一篇一年消防执法总量超成立前三年总和下一篇大鹏新区开展节前慰问 共叙军民鱼水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