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发布2016年度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成绩单

发布时间:2018-02-06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

生态文明建设,让大鹏半岛的天更蓝、山更绿、海更清。

葵涌河经过整治后,沙鱼涌入海口河水碧绿,景观水生态服务价值大幅提升。

大鹏新区继核算完成2016年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大鹏指数”)和2016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后,日前,又完成了2016年度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对大鹏新区的10类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分别进行了核算,得出2016年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总价值为3209980万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4459576万元/年。这一组数据客观反映了新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量和资产负债情况,为实现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支撑,为实施党政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提供技术支持,为大鹏新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核算结果表明,2016年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大幅提升,景观水实物量资产等六项指标比2015年有较大幅的提升,其中景观水实物量资产价值6.86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87.31%。

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凸显

六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提升

“2016年度自然资源资产价值与2015年度相比,多项指标实现较大程度的提升。”据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新区在对标三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整治力度,使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品质逐年提升,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保值和增值。经过核算,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大幅增值的指标共计六项,分别为景观水实物量资产、林地实物量资产、饮用水生态服务资产、景观水生态服务资产、沙滩资产生态服务资产等。

据核算,2016年新区景观水实物量资产价值6.86亿元,较2015年的3.66亿元增长了87.31%,主要原因是新区2016年景观水体水质大幅改善,水质综合指数大幅增长所致。据该负责人介绍,新区提前完成了被深圳市列入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重点整治“黑”名单的南澳河整治任务,459个河道排污口全面消除,累计铺设污水管网约326公里,实现雨污分流网管覆盖率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率从新区成立时不足10%提升至96.1%。

此外,新区饮用水生态服务价值32.77亿元/a,较2015年的19.69亿元/a增长了64.3%;林地实物量资产价值271.81亿元,较2015年的227.51亿元增长了19.5%;景观水生态服务价值为0.62亿元/a,较2015年的0.55亿元/a增长了13.2%;沙滩生态服务价值为19.63亿元/a,较2015年的17.45 亿元/a增长12.5%。

“上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增长,均在不同侧面反映了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产保护管理和生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据该负责人介绍,饮用水生态服务价值的大幅增长,得益于新区加强对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拆除周边违建,严格控制保护区内果园、菜地等施肥用药等行为,特别是实施精细管理保持水库蓄水量,使饮用水生态服务价值大幅提升;林地实物量资产价值的增加则得益于植树造林增加林地面积,林木在完好的生态环境中自然生长以及林木的密度增加等因素;景观水生态服务价值和沙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长,是因为常住人口数量与原居民人均收入均有小幅提升,同时2016年度大鹏新区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游客支付意愿提升所致。

在两年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对比中,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实物资产价值略有下降。该负责人解释说,由于采用保护性支出法计算,物种保护管理经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价值量。2016年全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管理投入总费用比2015年减少了270.31万元,动植物资源2016年基本与上年一致。故核算总价值较上年减少了4242.55万元。

首创10类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

研究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对策

大鹏新区2016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在新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负债表体系基础上,根据新区2016年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成果,经过现场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打分,综合核算后编制的。该负债表由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总表和10类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表、价值量表构成,全面反映了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与价值量的存量情况和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效益与管理效率,为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和自然资源资产开发成本评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6年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成果,更加系统、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了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与价值量的存量。”据该负责人介绍,新区构建完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是以SNA2008体系和SEEA理论为蓝本,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与现行经济核算体系全面对接为目标,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单位为评价对象,通过实物量表、质量表的层层递进,编制资产负债平衡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效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者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效益和管理效率。同时,所构建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和体系中所确定的核算指标、核算因子和核算基准等,是以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现状为基础,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编制指南)和《中国自然资源手册》为依据建立的。

“在2016年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中,首创性地建立了10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体系,创新性地开展了核算生态服务功能所需特性数据的采集计算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新区建立了以SEEA理论和TEEB体系为蓝本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方法体系,并以《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为基础,参照国内生态服务核算的相关方法,对新区10类自然资源资产开展了资产的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首创性地建立了10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体系。同时,新区编制了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方案,在完成试点方案和编制指南所要求数据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核算生态服务功能所需特性数据的采集计算工作,全面完成了新区10类自然资源资产数据的采集工作。

目前,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在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年度核算和资产年度变化因素分析基础上,根据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大鹏半岛实际,针对性地提出各阶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对策或建议,为新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对标国家《试点方案》要求

体现大鹏特色发挥示范作用

大鹏新区作为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区,肩负着为深圳乃至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路和示范的重任。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既要符合国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各项要求,也要体现深圳市和大鹏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排头兵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的探索和示范作用。为此,新区根据国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要求,以摸清家底为基础,全面开展了新区10类自然资源资产数据的采集工作,掌握新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的全面信息,构建台账管理制度和信息平台,探索构建符合大鹏实际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探索编制与经济建设协调一致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

据该负责人介绍,“新区结合大鹏发展的实际确定了四项原则,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充分体现大鹏特色。”

——坚持与国民经济体系相兼容的原则。

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张资产项与负债项相平衡,能够反映资产与负债勾稽关系的体系,做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财务负债表相一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体例结构与财务负债表相统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与财务负债表相匹配;资产与负债在两个体系中可以无障碍通用,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

——坚持所有自然资源指标的管理者为统一整体的原则。

将评价对象定位为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统一管理者,按照山水林田湖为统一整体的思路,全面对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评价,是国内唯一对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整体合算的单位,做到了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坚持效益与效率并重的评价原则。

由于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做到了资产项与负债项的平衡,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不仅对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增减,资产质量的高低等效益指标进行评价,同时进一步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单位的管理效益进行分析,对管理水平高低进行评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评价与指导作用。

——坚持创新引领原则。

根据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特点,创新性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质量价格关系研究,将研究前沿性的成果,结合大鹏新区实际,构建了大鹏新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创新性地实施了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工作,对体现自然资源资产生态服务价值的指标开展了创新性的采集,在全国首次完成了对包括生态服务指标在内的自然资源资产数据的全方位采集工作,确保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工作顺利进行。(葛萍 张郁彬 文/图)

 

编辑:古亮宇

保存|打印

上一篇大鹏新区推行全业务实名办税下一篇大鹏今年旅游收入将破60亿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