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6来源:深圳新闻网作者:欧淑清
由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举办的“守护蔚蓝”海洋科普教育活动在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教室内和大亚湾滨海潮间带边开展,百余户家庭共同探索神秘的海洋。
参观珊瑚礁保育中心
深圳新闻网6月26日讯(记者 欧淑清 通讯员 郭晓萌 杨启鹏)“小朋友,你们知道大鹏的海里生活着哪些神奇的海洋生物吗?”“海龟、海豚、鲨鱼……”日前,由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举办的“守护蔚蓝”海洋科普教育活动在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教室内和大亚湾滨海潮间带边开展,百余户家庭共同探索神秘的海洋。
课堂上,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科普项目“海洋大学堂”负责人张骏老师为孩子和家长们讲解了大鹏海域常见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现状以及海洋垃圾的危害;带领大家参观了珊瑚礁保育中心,与大鹏海域常见的20余种珊瑚、绿海龟、玳瑁等海洋动物近距离接触;引导大家在退潮的海岸上认识了海藻、海螺、藤壶、蟹等潮间带生物。
“海洋大学堂”,介绍大鹏海域常见海洋生物
绿海龟因绿色脂肪而得名,寄居蟹群体中也有素食主义者,海岸上采挖、捡拾贝壳的“小举动”却是对海洋生态的“大伤害”哦……活动中,孩子和家长们不仅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发现大海的美,更认识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修复和维持海洋自净能力、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保护海洋,要从不抛扔垃圾、不采挖贝壳、不随意捕捉海洋动物这样一个个具体的小事做起,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守护大鹏的水清沙幼、碧海蓝天……
据新区群团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6月起,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面向新区家庭举办“守护蔚蓝”生态文明建设课堂,通过“教育+旅游”的模式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引导儿童做海洋生态保护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践行者。接下来,“守护蔚蓝”生态文明建设课堂还将在社区妇儿之家持续开展70余场。下一步,课堂覆盖面将拓展至来大鹏的游客,让行走在大鹏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并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在退潮的海岸上认识海藻、海螺、藤壶、蟹等潮间带生物
编辑:欧淑清
上一篇再亮剑!大鹏新区拆除罗香园片区7宗违法建筑下一篇大鹏消暑圣地,金沙湾滨海公园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