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率先推行海岸线保护“湾长制”

发布时间:2018-09-26来源:深圳商报作者:陈佳荣石晶陈韵怡

今日,大鹏新区湾长制启动仪式在新区金沙湾海滨公园举行。作为深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又迈大步,为更好保护海岸线,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湾长制”,实现海陆统筹、多方参与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最终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目标。

大鹏新区海岸线长约133.22公里,约占全深圳二分之一。

海岸线,交融了海洋与陆地,连接了人类与自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

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深圳拥有约257公里的蜿蜒海岸线。位于东南端的大鹏半岛,是深圳最大的半岛,也是深圳的“生态特区”,这里海岸线绵长,达133.22公里,约占全市二分之一。大鹏新区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并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今日,大鹏新区湾长制启动仪式在新区金沙湾海滨公园举行。作为深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又迈大步,为更好保护海岸线,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湾长制”,实现海陆统筹、多方参与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最终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目标。

美是天然禀赋

更是积极探索的实践成果

春,鹿咀,侏罗纪海岸带嶙峋的礁石下,海胆肥美了,等待饕餮们品味。夏,东涌,深圳最大片海漆树林红了,随后落叶焕新。秋,坝光,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带有龙骨的果实熟了,“跳”入海中、随波逐流、落地生根。冬,东西涌,“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迎来热爱户外运动的人们。

沙滩、湿地、滩涂、河口……新区海岸线中有逾60%的自然岸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深圳,大鹏半岛之美是天然禀赋,更是“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积极探索的实践成果。

自成立以来,新区加快培育高质量新动能,累计淘汰194家不符合新区产业政策的低端、高耗能企业,南澳已成为全市首个无工业街道。大鹏办事处同富裕工业区转型升级为集研发、中试和产业化于一体的国家级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入园企业机构达55家。目前园区三期规划正全力推进中,未来总建筑面积将是目前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6倍,极大扩展了新区对海洋生物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承载能力。

腾笼才可换鸟,清源方能正本。新区始终将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污水集中处理率从最初的不足10%提升至2017年底的96.1%,基本结束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入海的历史;同时铺设排雨管网,实现100%雨污分流,在全市率先完成消除黑臭水体任务。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动员部署会议上,新区提出创建“治水提质典范区”新目标,将64条河流的治理延伸到133公里海岸线,建立以“河长制+湾长制”的治水提质新体系,以求实现对陆、河、湖、海生态系统水环境的修复和永续利用。

新区将海岸线分为溪涌土洋官湖、王母下沙水头沙、南隆、坝光、西涌——东涌、东山、大鹏王母岭和新大水头鹏城等8段,在“河长制”指挥体系框架下,坚持“全区统筹、领导挂帅、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区、办事处两级“湾长制”体系。

分段细化、分类管理……新区所推行的“湾长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湾长制相比,具有更精细、更“智慧”的特点。湾长是海岸线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海岸线管理相关工作,总湾长每年至少主持召开两次会议,区级湾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巡查,办事处级湾长每月不少于1次巡查,各办事处承担海岸线管理保护的主体责任。

新区借助“智慧大鹏”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全面升级海岸带全覆盖式保护与监控,133公里海岸线将实现3D实景展现;54个沙滩已完成数字化测量,编制出数字化地形图;岸线多维信息被全景收录,重点把关好入海河流“最后一公里”的关口,实时更新排污口信息,严格监测海岸带健康状况。

海是共同家园

海洋环保意识深植人心

2018年底,新区将实现区、办事处两级湾长制全覆盖,并建立“湾长制”组织体系。同时,在“湾长制”框架下,首创“海岸线志愿者守卫队”,鼓励志愿者投身海洋环保,共同守护“美丽大鹏”。

为配合“湾长制”全面推行,新区计划推出“湾长”APP,APP既可面向政府部门,可视化传递岸线排污、垃圾和生态监测等信息,记录下“湾长”日常巡查情况,又可实现从发现问题到信息上报再到协调处理的全流程高效透明处理,真正实现有据可查,有源可溯。同时,APP更面向市民,可提供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海洋科普宣传,并为未来的预约通行、预约入园等服务留好了端口,是深圳一项海洋智慧民生服务的创新之举。

新区始终重视全民携手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立之初便探索扶持成立海洋环保公益组织,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大鹏分会等,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海洋意识教育基地,通过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海岸带栖息地修复、海滩及海底垃圾清理、海洋保育知识进校园及进社区等活动,将海洋环保意识深植人心。

2017年3月,一头身披渔网的抹香鲸被发现受困在深圳大亚湾海域,最早的目击和报告者阿财是南澳东山社区的一名普通渔民。而近两年,新区共报告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绿海龟近20起,报告者也大多是渔民。

近年来,结合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新区正开展海洋功能区规划调整,未来将不再保留传统渔业养殖区,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精神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减船转产”。据统计,“减船转产”前新区在册渔船为904艘,符合减船标准的渔船有578艘,大部分为近海作业小型捕捞渔船。目前已有307艘经渔民自愿申请、政府赎买成功进行减船转产,已超原在册渔船的三分之一,完成任务数量和功率为市下达5年总任务的447.1%和586.2%,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不断突破创新

先试先行五大海洋工程

海岸线在空间上其实是“一条带”。据了解,新区“湾长制”所纳管范围包括沙滩沿砂质岸线陆侧边缘向陆一侧50米及向海一侧50米的地带,生物岸线边缘向陆一侧50米及向海一侧50米的地带,其他自然岸线及人工岸线边缘向陆一侧35米及向海一侧35米的地带。

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海陆分离的管理办法,有了海陆统筹治理的全新视角,也改变了海岸线治理只依赖某个部门的思维定式,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牵头挂帅,真正实现了治理“一盘棋”。

新区作为全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也不断突破创新。一是开展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红树林湿地、珊瑚礁生态系统及沙滩岸线为评估重点,摸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提出大鹏新区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策略。二是开展沙滩资源管理办法研究,编写了《大鹏沙滩资源资产管理办法》和《大鹏沙滩资源资产管理机制框架》,推动建立资源统一、规范高效的沙滩管理体制,确保沙滩资源保值增值。三是编制大鹏半岛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形成海洋生态资产清单和管理数据库,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实施生态保护责任审计、开展生态环境绩效评估、细化量化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开展海洋生态保护补偿研究,依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大鹏新区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探索海洋生态补偿的大鹏模式。五是进一步规范沙滩管理,出台《深圳市大鹏新区沙滩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根据沙滩安全性、生态保护价值、末端可达性等沙滩现状提出沙滩分级分类管理要求。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南海之滨的深圳勇当尖兵,从向海而生迈向了向海而兴,先后被委以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第二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重任;并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被明确赋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

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新区以陆海统筹为原则,结合新区海洋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海洋生物、高端滨海旅游、游艇帆船等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动海洋科技研发集聚。按照“新兴产业两翼齐飞,滨海旅游多点开花,生态保护全线升级,海洋科技集聚发展”的总体方针,实施海洋生物转型升级、滨海旅游高端发展、海洋科技创新集聚、海洋生态示范引领和全球海洋治理先试先行五大工程,形成优势海洋产业聚集发展为主导、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现代海洋服务业为引领,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功能清晰、特色鲜明、重点区域开发成效明显的发展新格局。

本版文图:陈佳荣石晶陈韵怡

编辑:黎阳

保存|打印

上一篇大鹏新区2018年灾害救助工作动员会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