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参与垃圾分类了吗?”这正成为大鹏新区的新时尚。
生活垃圾分类小区
大鹏讯(侨报记者 李苑)“今天你参与垃圾分类了吗?”这正成为大鹏新区的新时尚。上周,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晚上开展“行走大鹏”活动时,检查了下沙新村等4个生活垃圾分类3.0模式的小区,了解垃圾分类的情况,并现场做起“督导员”,向居民做好宣传和督导,要求人人参与,从源头上分类,形成良好的习惯。目前,大鹏新区已形成“全要素、全覆盖、全链条”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现13所中小学校、4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25个物业管理小区“2.0模式”,94个城中村实现“1.0模式”全覆盖。其中18个物业管理小区完成“3.0模式”,在全市率先完成创建任务。
相关链接
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小区的规范化建设,7月30日19:00—21:00期间,王京东带队到大鹏办事处检查下沙新村、千禧大厦、鹏海苑、滨海盛世名苑4个生活垃圾分类3.0模式小区。
王京东每到一个小区都随机抽查任意楼层,细心地核查楼层撤桶的情况。同时向小区居民了解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对小区垃圾分类设施的看法及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情况,并现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投放的做法和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的重要性。经检查,辖区内垃圾分类3.0小区均符合定时定点督导要求。每个集中投放点均有督导员在19:00-21:00时间段引导小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
他指出,市民要从源头进行分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关部门做好便民服务,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督导员要主动地问一句:“你今天参与垃圾分类了吗?”大家都自觉把分类的垃圾准确投放。他强调,这才是垃圾分类从源头做好,做到人人参与,做好变废为宝。
8月2日晚,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华根带队到葵涌、大鹏、南澳办事处检查垃圾分类3.0小区,仔细考察了垃圾分类3.0模式的分类标准和要求,详细了解小区垃圾分类的居民参与情况、精准分类背后的实际操作层面是否便利及贴合居民日常生活等方面情况。
当天,吴华根到葵涌办事处检查海语山林、金葵丰、坝光新村、云山栖,大鹏办事处的下沙新村,及南澳办事处的南沙兴苑、山海名苑等7个生活垃圾分类3.0小区。在每一个投放点都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正确方式,并打开居民投放的垃圾袋,仔细检查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情况。同时到居民楼随机挑选楼层检查撤桶情况。吴华根要求,围绕减量目标,夯实垃圾分类工作各环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分类质量及资源化利用成效,营造社会积极参与分类的良好氛围。
为大力提升新区“颜值”,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加强对辖区购物商场及加油站等重要场合的巡查,督促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同时,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并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和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回收站点消防安全培训。今年共出动339人次,累计检查回收站点97家次。此外,针对新区城中村三线(电线、网线、电话线)缠绕问题,按照“优先下地,不具备下地条件的捆扎、套管,按照横平竖直的要求敷设,坚决避免缠绕强电”的原则,2018年起,新区科创经服局对城中村公共区域涉及安全隐患进行整治。目前新区已基本完成49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今年底可完成剩余城中村的整治任务。作为旅游度假区,新区周末和节假日人多,位于中心地带和旅游景区附近的社会公厕管理压力大,缺少保洁维护专职人员。建议在各景区和城市中心地段等人流较密集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增加社会公厕数量,保障旅游旺季游客需求,缓解社会公厕管理压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涉及的监管执法部门多,出现“九龙治水”局面,新区科创经服局虽然是主管部门,但是对再生资源站点无行政许可和执法权力。建议改革创新再生资源行业管理模式,由有执法权限和力量的环保部门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主管部门,或由城管部门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纳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两网融合。(文图:李苑 蔡守峰 罗振辉 李刚 制图:张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