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动态

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刚才提到的几个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树立尊崇法律、崇尚法治的意识……”10月25日下午,一堂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题的法治课在热烈的互动气氛中宣告结束。在湖南省郴州市十九中师生的掌声中,主讲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郴州市北湖区司法局郴江司法所所长曾建员起立致谢。

“基层司法所人手短缺,事务繁重,工作压力不小。但只要能为群众解决问题,再苦再累也值得。”多年来,曾建员始终坚守在人民调解一线,利用自己丰富的法律知识帮助群众处理纠纷、化解矛盾。因为工作忙碌,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没能陪家人一同度过了。

“他性格直爽,办事公道,是个善解难题的人。”在同事看来,曾建员处理问题周全稳妥,总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年初春,郴州某项目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车祸,外省务工人员陈某在夜间施工时不慎被另一项目工地的渣土车撞击身亡。事故发生后,死者亲属从千里之外赶到事发地,情绪十分激动。

“我理解大家失去亲人的悲痛,但请大家一定要相信法律,我们会依规依法,给你们一个公平合理的交代!”曾建员耐心做好死者亲属的安抚工作,随后便马不停蹄投身到调解工作之中,从家庭情况到案发细节,从适用法律到赔偿项目,与同事们掰开揉碎反复讨论,逐条逐项向律师征求意见。

在调解过程中,曾建员尽量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双方的对立情绪,另一方面是为了摸清双方的具体情况,从而找到调解的突破口。”

经过五天五夜的反复调解,曾建员的喉咙已经嘶哑得几近失声,但他仍然在尝试通过扩音器安抚死者亲属的情绪。

“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纠纷,可以为当事人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规避诉讼所带来的麻烦和风险。”曾建员说,“只要有一线希望能达成调解协议,我就不会轻言放弃!”

终于,在事发第六天,双方当事人被他的诚意打动,达成了调解协议。协议最终签订的那一刻,曾建员心中倍感欣慰,将连续10余轮调解的辛劳抛到了九霄云外。

除调解纠纷外,社区矫正工作也是基层司法所的重要工作内容。曾建员每个月都会召集辖区内的2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对他们开展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社区矫正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它可以使罪犯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家庭生活的情况下,接受来自政府、亲人、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在曾建员看来,社区矫正工作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曾老弟,最近身体还好吗,孩子的学习情况怎么样?”10月25日,曾建员来到了北湖区郴江街道联福社区居民曾佑名的家中。

“曾所长,你放心,家里一切都好。谢谢你又过来看我,快请坐!”见到曾建员,曾佑名露出了笑容,欣喜地将他迎进了门。

曾佑名身患残疾,几年前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两年缓刑。与妻子离异后,他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捉襟见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曾建员经常上门帮助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与曾佑名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的精神一直十分消沉,说话唯唯诺诺。这让我意识到,只有回归社会,他才能真正开始自己的新生活。”2017年2月,经朋友介绍,曾建员为曾佑名在永兴县的一家洗沙场中找到了一份看管工地材料的工作。此后,他又帮忙解决了曾佑名家中两个孩子的就近入学问题,为他消除了后顾之忧。

如今,拥有稳定收入的曾佑名早已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日子越过越好。回首往事,他感慨万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曾所长向我伸出了援手。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只要拿出一颗诚心,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这是曾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扎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20多年,他被当地群众誉为“矛盾纠纷的克星”“矛盾预防的行家”,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件,涉及当事人6000余人次,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2人次,目前已有40余人顺利解除矫正回归社会,曾先后获评“湖南省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并于今年5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誉称号。

“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20多年来,曾建员对自己的岗位产生了无比深厚的感情,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殷切期望,“只要人民还需要我,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把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做好。”(本报通讯员刘训忠余婧)

 编辑:古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