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鹏新区在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的新征程中,砥砺奋进,足音更为铿锵有力,展露的正是其逐鹿高端文旅、生物医疗、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海”的雄心。
2022年大鹏新区全球招商大会于11月24日举行。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24日讯(记者 周维朕)11月24日,大鹏新区再次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2022年全球招商大会举行,来自全球的70多家企业代表纷至沓来,现场签约30多个重点项目。“4+3+N”产业集群、坝光、环龙岐湾双“引擎”集中“亮相”,特区建工集团、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等企业将抢滩入驻,高端酒店群落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将密集“上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鹏新区在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的新征程中,砥砺奋进,足音更为铿锵有力,展露的正是其逐鹿高端文旅、生物医疗、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海”的雄心。
读政策,“真金白银”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细数大鹏新区全新修订发布的“1+6”产业政策,包括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科技研发、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生物产业等领域强企、惠企等一系列举措,扶持力度更大——最高扶持资金可达6000万元,扶持对象更广——创造性探索扶持个人政策,最大限度给企业“解绑”——实行差异化管理。
根据全面升级的“1+6”产业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区落户,除可享受最高60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外,还将在人才引进、科技支撑等上下游配套方面享受系列优惠,对企业发展起到全阶段、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支撑作用。
政策升级的同时,政务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日前,大鹏新区制定发布《大鹏新区重点企业政务服务“零跑动”工作方案(试行)》,构建“3+3”企业服务体系,针对事项类服务,开拓“三条路径”,推出了“上门办”“邮寄办”“线上帮代办”服务;针对非事项类服务,以大鹏新区行政服务大厅“一站式”综合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用好“一库一课一员”(政务服务业务知识库、涉企政策“云课堂”、联络员)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多维度推进重点企业政务服务“零跑动”。
为企业引才赋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大鹏新区更是着眼于为人才营造最为优越的创业环境。11月3日,大鹏新区发布新版“鹏程计划”人才政策,包含人才政策总体思路、支持方向、扶持力度等内容,为人才在新区发展提供精准的政策指引。同时,新区“人才+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多名院士任联盟召集人;新区人才企业服务中心揭牌,首批机构、创新创业团队入驻。作为“人才服务+企业服务+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的综合平台,新区人才企业服务中心将为人才提供一站式高端服务、创业支持服务、产业落地前站服务,实现人才和产业协调联动发展的目标。
持续优化新区人才、企业发展环境,为人才、企业发展赋能,是大鹏新区对人才引进和项目落地做出的最真心的承诺。
“大鹏自古以来就是人才汇聚、建功立业的热土。”在大鹏新区2022年“深圳人才日”系列活动现场,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在致辞中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树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才产融合的理念,深入实施新一版“鹏程计划”,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让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哺育人才、成就人才在大鹏新区蔚然成风。
大鹏新区人才企业服务中心。
看优势,多元文化扩大开放升级城市内涵
“深圳是一个奇迹,深圳更有一个宝地、一个美丽的‘桃花源’,就是大鹏。”被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剧作家、导演、上剧场创始人赖声川是这样形容深圳东部这片宝地。
由北而南,马峦山、排牙山、七娘山群山叠嶂,大鹏湾、大亚湾蜿蜒环绕,波光浩渺;作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大鹏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7.6%;距今7000年的重要人类活动遗迹咸头岭、被誉为深圳的“文化之根”的“国保”大鹏所城……这里蕴藏着深圳最丰富的“山、海、林、城”自然生态资源和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客家茶果”“东山渔歌”“南澳海胆粽”“舞草龙”等文化记忆符号已入选市、区非遗名录……每年吸引了数以千万人次的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生态禀赋和多元文化汇聚更赋予了大鹏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先天优势。
日前,坝光片区首个服务片区的商业综合体——邻里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这是大鹏新区与深业集团参考新加坡新型社区服务模式所打造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是提升坝光片区人居品质的重大举措,可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一站式满足片区需求。近几年来,居住在大鹏的人民不难发现,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不仅仅是在坝光,更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
坝光邻里中心。 王烈 摄
当前,大鹏新区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大鹏新区人民医院,成立了全市首个市、区、社康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实现居民在家门口也可以看“名医”,打造深圳医改的“大鹏模式”;同时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并持续加大教育领域投入,4个幼教集团在全市率先实现公民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及学区化治理100%覆盖;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提前竣工,大鹏外国语小学已于9月投入使用;深圳中学大鹏学校、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等学校将于2023年正式开学。教育,已成为大鹏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也必将为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丰厚的土壤。
近日,作为大鹏新区的重要轨道交通项目,地铁8号线三期出入线终点明挖段顺利进场施工,另一边,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已全面动工。2022年,大鹏新区加快构建“三横两纵一圈”路网格局,大力攻坚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葵涌环城西路工程等干线道路,推动新海大道等17个项目新开工、海生路等12个项目完工,打通金岭西路断头路,新增、提升道路里程12.54公里,升级改造南西路等现状道路27条。大鹏新区在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增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上正全面发力,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鹏所城
谋未来,现代化产业格局显现
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下,深圳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培育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空间保障能力的区域打造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其中部署将“坝光-葵涌中心区”打造成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的重要引擎,以坝光片区为核心,葵涌中心区工业区作为配套圈层,总规划用地面积8.0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2.33平方公里,重点布局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集群相关的研发及制造环节,打造极具山海特色的绿色生态湾区、大湾区海洋新兴产业高地及比肩全球高度的生命科学示范基地。
坝光片区 林宏松摄
在坝光片区以南,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环龙岐湾片区如新星般冉冉升起。这里正在紧张建设的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将成为该片区未来现代交通的重要支撑。将来,这里矗立的还会有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度假区、国家级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
当下,大鹏新区围绕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的目标,正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深圳海洋大学发布招标公告,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等也踏浪而来……新区正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打造集海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海洋科教创新高地,同时发力聚焦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文旅等重点领域,借力人才队伍和优质项目,加快推动海洋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深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试验区,新区近年来立足山海特色,以“旅游+”和“+旅游”为抓手,突出文旅融合,不断拓展地理纵深和内容纵深,大力打造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精心推出一批高端旅游产品,加快构建“春可踏青、夏可搏浪、秋可寻味、冬可观展”的全域、全季、全龄、全业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发展是主旋律。对大鹏新区来说,把牢把稳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实现产业能级迭代是战略突破。2021年,大鹏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39.01亿元,增长6.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4.53%。2022年以来,新区引进企业共86家,其中包括国家级茶产业一“院”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圳茶产业研究院、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分中心)和tea’stone水木生长智能供应链项目,以及中建机械华南总部、中科星联(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项目。
激活绿色发展动力。
2022年10月,大鹏新区出台了《大鹏新区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2022年-2025年)》,明确重点发展“4+3+N”产业集群,即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产业、新能源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细胞与基因、合成生物、深地深海等三大未来产业集群以及空天技术、现代时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集群。方案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步入新台阶,优势产业实现高端化发展,潜力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同时,未来产业集群成形成势,助力合成生物产业、细胞与基因产业10年内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地深海产业、空天技术产业等一批未来产业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立足大鹏、服务深圳、联通湾区,生物医药、海洋、现代农业食品、细胞与基因、高端文旅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大鹏新区正不断激活绿色引擎发展动力,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同中彰显更大优势,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