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登革热疫情呈持续高发态势,报告病例数总和已超百万。而广东全省发病数也较往年大幅度增加,病例主要集中在深圳及周边的珠三角地区,目前正值发病高峰期,大鹏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通常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能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
登革热主要由什么蚊子传播?
深圳地区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
白纹伊蚊的孳生点和栖息场所在哪?
白纹伊蚊多栖息在孳生场所(指蚊子的幼虫生长及成蚊产卵的地方)附近,孳生场所包括房前屋后的各种闲置容器、水养绿植,公园、工地、老屋村、小区绿化带、郊外树林、菜园、花木场等阴暗避风处、卫生死角的积水,如闲置缸、罐、坛、塑料盒、废旧轮胎、树洞、地面及沟渠积水等。
如何防蚊灭蚊?
伊蚊喜欢在人类家中和附近栖息。为了减少孳生,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清除孳生场所:
1、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4、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5、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6、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时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的轮胎可用双硫磷灭幼蚊。
7、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