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美食的诱惑无处不在,从烧鸡烧鸭的诱人香气,到开胃凉拌菜,每道美食都很难让人拒绝。我们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警惕变形杆菌食源性疾病。每年5-9月份,全国各地时有因加工或储存不当引起变形杆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变形杆菌食源性疾病的特点有哪些?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是较常见的一种,发病季节多在夏秋季节。
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等,由于制作时造成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
(1)急性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发热等现象。通常临床症状以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有的伴以恶心、呕吐、头疼,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患者因腹痛产生腹泻, 大便为黏稠状或水样、气味恶臭, 一般1~3天可恢复。
(2)过敏型组胺型:潜伏期最短为5 min, 最长为数小时。患者发病时面部潮红、眼部充血, 呈现头疼、头昏、心跳加快、胸闷等症状, 通常病症在12 h内自愈。
(3)混合中毒:两种临床表现形式混合出现。
二、引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①处理食物时没有清洁盛装、切割食物的器具,
②存储食物的地点不卫生, 让食物受到蚊子、苍蝇、老鼠的污染,
③吃生冷、腐败变质的食物
三、预防变形杆菌食源性疾病的要点有哪些?
(1)保持清洁:勤洗手,餐具、厨具、厨房环境要清洁。
(2)生熟分开: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处理和存储生熟食物的用具也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完全煮熟:变形杆菌在100℃不能存活,食物要烧熟煮透;凉拌菜最好吃多少做多少。
(4)安全存放:剩余食物最好放冰箱冷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