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渔社区以党建为引擎,聚焦“长者服务、多元共治、非遗赋能”三个重点,书写社区治理的大文章。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17日讯(记者 江晶媛 通讯员 段锦凤)作为南澳唯一一个拥有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社区,南渔社区外来人口数量众多,居民需求不一,诉求多,管理难度较大。此外,社区老年人众多,老龄化程度较高。同时,社区还拥有“疍民过年习俗”“疍家婚俗”两项省级非遗资源。
为充分激活治理效能,南渔社区以党建为引擎,聚焦“长者服务、多元共治、非遗赋能”三个重点,书写社区治理的大文章。
长者服务,撑起幸福晚年
据了解,南渔社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到19%,其中不乏独居、高龄老人。针对辖区老年群体多的现状,社区党委采取“老年人点单、组织接单”模式,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等方式,整合普直联、社康、义工多方力量,常态化送节日温暖、便民服务。例如,陪长者就医,为老人打扫房屋、贴春联、义诊等。
同时,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点亮”银发老人的幸福晚年,社区党委依托南澳全龄群众服务综合体、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创新为老服务模式,开展了长者生日会、重阳徒步、粤剧课堂、邻里节、中医养生课堂等系列老年人文体活动,打造了老年人舞蹈队、合唱队、“五老”志愿者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持续“加码”。
养老不离“家”,是许多老人的心愿。为此,社区党委积极为老人申请居家养老服务及适老化改造,力图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痛点难点。在前期,南渔社区党员先锋队聚焦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安全需求,入户评估,针对改造的政策、流程与老人进行全方位沟通,后期则根据老年人的实际居住环境、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个人需求制定“一户一策一档”个性化服务方案,力争把适老化改造改到老人的“心坎”上。
截至目前,已成功为16户老年人完成改造,营造了无障碍、安全、整洁的居家养老生活环境,将养老综合服务送到“家门口”,暖了老年人“心窝窝”。
为老人义诊。
多元共治,提升治理效能
随着枫浪山花园物业小区规模扩大,外来人口增加,小区管理压力日益增大,对社区党委提出了更高治理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社区党委从解决外来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着手,先是将线上线下反映的诉求汇总成表,经过分析,发现在小区垃圾转运、共享花园建设、儿童休闲设施完善、公共晾晒区建设、共享充电桩建设以及社区党群服务站等方面群众呼声大。
了解到居民诉求后,社区党委迅速启动“微吹哨”,立即组织小区党员先锋队、物业、群众代表召开议事会议。同时,还邀请职能部门到现场当“参谋”,帮助解读政策法规。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解决方案;会后按照轻重缓急顺序,社区党委依次牵头依次落实解决小区居民们的“烦心事”。此外,社区党委定期上门跟踪回访,了解居民反映诉求解决推进情况和满意度,确保解决居民反映问题举措落到实处不反弹,做到群众“关键小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为鼓励小区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南渔社区党委推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奖品兑换”的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居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发动居民组建成立了一支23人的小区志愿服务队,参与环境清洁、义诊义剪、衣物缝补、政策宣传等服务100余次、服务居民1500多人次,为小区治理注入新的力量。
社区党委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志愿服务队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整合社区党委、物业公司、群众志愿服务队等各方专业优势和资源,形成小区治理合力。
社区议事会。
非遗传承,赋能文旅发展
“疍民过年习俗”是南澳渔民过年习俗中最为热闹的一种民俗活动,已有400余年历史,每年年初二,舞草龙队伍巡游到海边举行“化龙”仪式,祈求风调雨顺。海上疍民与陆地居民有着不同的婚俗习惯,接亲仪式均在船上举行,形成了独具渔家特色的“疍家婚俗”。2007年,“疍民过年习俗”和“疍家婚俗”均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遗。近年来,南渔社区党委加强对两项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依托非遗文化打造党建引领非遗品牌,赋能辖区高质量发展。
为增加辖区居民创收,提高生活质量,社区党委深入挖掘整合非遗资源,以“非遗+表演”为着力点探索出了一条文旅创收新路径。社区党委率先发动居民成立“草龙队”“迎亲队”2支近百人的非遗表演队伍,经过多次专业培训,表演技巧日趋熟练,而后社区党委带着表演队伍积极“走出去”,在多个平台开展宣传演出,例如参与2024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南澳)海上龙舟赛等各类文化赛事展演,一方面有效提升社区非遗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带动300余人次群众灵活就业,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为赋能南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渔社区党委积极探索“非遗进景区”的融合发展新途径,推出非遗雪糕、非遗雨伞、非遗画册等文创产品,助力南澳打造文旅融合大名片。
非遗疍家婚俗市区展演。
接下来,南渔社区党委将继续秉持俯身倾听民众心声、沉下心来踏实办事的原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实在在地处理好群众最为关心、最为棘手、最为紧迫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好社区居民服务、助力南澳文旅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