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关于霍乱,这些你必须知道

在传染病的“黑名单”中,霍乱一直是令人警惕的存在。苏丹近期的霍乱疫情现状,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根据苏丹卫生部声明,截至2025年4月共有近6万例霍乱病例,1640多人死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霍乱,掌握守护健康的关键。

一、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污染水和食物引发的急性、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有古典生物型和埃托生物型等,曾多次引发世界性大流行。前6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1817 - 1923年)由古典型霍乱弧菌所致,第七次世界性大流行(1961年至今)主要致病菌为埃托型霍乱弧菌,均属O1群 。1992年还发现了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这种新型霍乱弧菌已波及多个国家,有可能预示着第八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的开始。

二、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一)传播途径多样

1.水型传播:这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水易被感染者排泄物污染,且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一般5日以上,可长达数十日 ),被污染的水又会污染生冷食品。

2.食物传播:作用仅次于水。霍乱弧菌在食品上存活时间可达1 - 2周或更长。

3.其他途径: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也能传播霍乱,但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二)普遍易感

人们对霍乱普遍易感。感染病愈后虽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仍有再感染可能,且病后免疫力持续时间短暂。

三、症状表现

1.剧烈泻吐:起病急骤,患者会出现剧烈腹泻和呕吐。腹泻多为无痛性,排便频繁,粪便从黄稀便迅速转变为“米泔水”样便;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物也可变成“米泔水”样。

2.脱水及相关症状:大量泻吐导致脱水,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凹陷、口唇干裂、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还会引发电解质紊乱,出现肌肉痉挛(如腹直肌、腓肠肌痉挛 )。严重时可导致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凉等,以及肾功能障碍,出现少尿、无尿等。

3.恢复期表现:脱水得到纠正后,患者吐泻停止,体温、脉搏及血压恢复正常,尿量增多。若虚脱期过长,可能出现反应性发热。

四、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饮用开水或消毒处理后的水;不吃生冷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注意食品储存条件。

2.保持个人卫生: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打扫,防止蚊虫滋生,对重点区域定期消毒;避免前往霍乱流行地区,若前往需加强防护。

3.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及时处理垃圾和污水。

霍乱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特点,做好预防,在感染时及时就医治疗,就能有效应对。让我们携手做好防护,远离霍乱威胁,守护健康生活。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