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冰箱里的杀手——李斯特菌

近日,河南驻马店55岁的李女士被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医生认为,李女士发病前曾食用冰箱中解冻的冷冻肉,尽管肉已煮熟,但处理过程中可能因手部污染导致了感染。

一、它是什么?

李斯特菌,又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杆菌,属于食源性致病菌,因能在低温环境下繁殖而被称为“冰箱杀手”。

二、基本特性

生存能力强温度适应广:可在-1.5℃至45℃环境中存活,冰箱冷藏(4℃)是其理想繁殖环境。耐干燥、耐盐,对部分食品防腐剂有抵抗力。灭活条件:需加热至70℃持续2分钟或60℃保持20分钟才能彻底杀灭。

三、藏在哪些食物里?

常见于土壤、污水、腐烂植物、动物粪便中,易污染乳制品(牛奶、奶酪)、肉类(尤其是牛肉)、即食食品(火腿片)、沙拉、寿司、冰淇淋及冷藏水果(如切开的西瓜)等。

四、致病性与危害

致病机制:产生溶血性外毒素(李斯特菌溶血素O),破坏细胞并抵抗免疫系统。可侵入肠道细胞、巨噬细胞,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

感染症状与危害:

普通人群:出现轻微发热、腹泻或肌肉酸痛,易误诊为普通感冒;

孕妇: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新生儿脑膜炎;

新生儿:败血症、呼吸衰竭,病死率高;

老年人:易进展为脑膜炎或败血症;

免疫力低下者(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可能引发败血症、脑炎,致死率高;

潜伏期长:通常4-21天,最长可达3个月,易被误诊。

五、预防措施

1.生熟严格分离,将生肉置于冰箱下层,避免血水污染其他食物。

2.冰箱每周清洁消毒,熟食与生食分层存放,熟食冷藏不超过3天。

3.烹饪时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持续5分钟,彻底杀灭李斯特菌。

4.高风险人群避免食冷肉、软奶酪、生海鲜及预切果蔬沙拉等高风险食品。

5.慎食冷藏即食食品(如火腿、熏鱼、寿司)。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