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某幼儿园多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警惕儿童铅中毒的风险。铅中毒被称为“沉默的流行病”,尤其对发育中的儿童危害巨大,可悄无声息地损害神经、血液、肾脏等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伤和健康问题。
一、铅从哪里来?警惕隐藏风险
1、含铅油漆:老旧房屋墙面剥落或翻新打磨时,铅尘易飘散。
2、受污染的土壤和水:工业区、交通繁忙路段附近土壤;老旧含铅水管或焊接材料污染的饮用水。
3、传统产品:含铅釉料的陶器/餐具(尤其手工或来源不明品);某些化妆品/草药(如部分眼影、美白霜、偏方),含铅量可能惊人。
4、玩具和学习用品:色彩鲜艳的劣质塑料玩具、铅笔涂层、彩色橡皮可能含铅超标。
5、特定职业:蓄电池制造/回收、冶炼、油漆施工、彩色玻璃制作等从业者,衣物可能沾染铅尘带回家。
二、儿童最易受伤:铅毒危害深远
铅中毒对儿童危害巨大,主要表现在:
1、神经系统损伤: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行为问题(如攻击性)、听力损害。即使低水平暴露,也可能导致智商永久性下降。
2、生长发育受阻: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3、听力与语言障碍、贫血、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
特别提醒:早期症状不明显(如反应迟钝、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忽视。积累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掉发、贫血等,严重时损伤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智力伤害。建议:三岁以下儿童每年测一次血铅,如有铅暴露风险,立即检测。
三、如何预防铅中毒?
关键在于识别并消除/控制铅污染源:
1、安全居家环境:选用合格油漆,施工时湿式作业,施工后彻底专业清洁。
2、日常清洁:常使用湿拖把、湿抹布清洁地板、窗台、窗框、玩具表面。
3、安全饮用水:安装合格滤水器,定期换滤芯。
4、选择安全消费品:
(1)餐具:避免来源不明、釉彩鲜艳或工艺粗糙的陶器瓷器盛食物(尤其酸性食物)。选标有“无铅釉”或符合国标的餐具。
(2)玩具与饰品:购买有CCC等安全认证标志的玩具。警惕来源不明、有刺鼻气味的廉价金属品。教育儿童勿入口,玩后洗手。
(3)化妆品与药品:儿童勿用成人化妆品。避免来源不明的传统化妆品和速效美白品。生病到正规医院就诊,勿用成分不明的偏方草药。
(4)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玩耍后(尤其户外)、睡前,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至少20秒)。这是防止铅尘入口的最有效方法!
5、阻断工作污染:
从事铅相关工作者,必须在单位更换工作服和鞋,下班洗澡、洗发、更衣后再回家。严禁将工作服、鞋带回家清洗或存放。
6、均衡营养:保证饮食富含钙、铁、维生素C(如奶制品、瘦肉、蛋、豆类、深绿色蔬菜、柑橘类水果),有助减少铅吸收。
铅中毒可防可控!提高意识,积极行动——从清洁双手、守护居家环境开始,为孩子和家人筑起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