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高温作业,预防中暑

酷热的夏季来临,又到了高温作业劳动者挥汗如雨的季节。在工地、工厂、马路等生产环境中进行高温作业,如何有效预防中暑,保护身体健康?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存在高气温、强烈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 RH)等异常气象条件的作业环境,其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通常超过规定限值。根据作业场所的气象特点,高温作业主要分为三类: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炼、熔炉、窑炉等场所。

2、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缫丝、深矿井等场所。

3、夏季露天作业:如建筑、农业、环卫、快递、交警执勤等。

二、高温作业导致职业性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方面。这些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属于适应性反应,但若超出身体承受限度,就会导致热平衡失调或水盐代谢紊乱,从而引发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职业病——职业性中暑。

三、预防是关键:高温作业如何防护?

对于高温作业,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作业环境与工程防护:

(1)采用隔热材料减少热源辐射。(2)加强作业场所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3)设置空调或风扇等局部降温设备。

2、加强个人防护:

(1)穿戴耐热、透气性好的工作服。

(2)佩戴遮阳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面罩。

3、强化卫生保健与健康监护:

(1)高温作业人员应在入暑前进行健康体检,有职业禁忌证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提供充足、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如含盐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十滴水等)。

(4)合理安排膳食,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中暑应急处理

一旦发现中暑患者,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2、休息降温:让患者平卧休息,解开衣扣或脱去多余衣物,可用冷水擦拭皮肤或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注意避免冻伤)帮助散热。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给患者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意识不清者勿强行喂水。

4、及时就医: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对于轻症患者,经上述处理休息后常可恢复;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重症表现),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迅速送医治疗。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