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七大行动助文旅,青葵志愿向前“涌”

葵涌团工委创新推出“青葵志愿七大行动”,让志愿服务成为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薪火志愿讲解员”青少年服务队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2日讯(记者 凌安儿 通讯员 陈泳妍 李冰姗)为助力大鹏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葵涌团工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凝聚力”,突破传统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志愿+”红色、非遗、科普等板块深度融合,创新推出“青葵志愿七大行动”,以志愿之力激活红色基因、赋能滨海生态,借科普之窗传递知识、以非遗之美点亮传承,携手社区共筑治理合力,让志愿服务成为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2023年起,葵涌团工委组建“薪火志愿讲解员”青少年服务队,三年间培育300余名讲解员,提供500余场服务,覆盖3万余名游客。2025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新吸纳20余名青少年组成“情景剧志愿服务队”,以《万隆商号》红色情景剧为载体,在土洋社区演出10余次,吸引500余名游客观演。从静态讲解到动态演绎,青春之声让红色故事“破圈”传播,游客在“沉浸式观演”中读懂大鹏历史,红色IP为葵涌文旅注入创意活力。

2025年暑假,葵涌团工委、土洋社区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携手校地联动开展百千万结对共建行动,以“追寻东纵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核心,创新推出红色剧本杀《东纵密令・土洋风云》,志愿者们化身司令员张擎宇、情报员陈巧云等角色,生动演绎大鹏本土红色故事,现场吸引大量观众、游客驻足。此次活动不仅是集历史学习、沉浸式体验与青年创意于一体的生动实践,更是以志愿力量助推文旅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

海龟清洁护理

7月25日,葵涌团工委组织2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走进海洋产业园,开展“‘海洋志愿行’——保卫海龟的奇幻行动”,孩子们化身“海洋守护者”,在沉浸式探索中近距离观察绿海龟、棱皮龟等珍稀海龟标本,通过高清影像了解海龟生存现状,更亲手参与海龟清洁护理,用行动守护“蓝色家底”,推动生态保护从“幕后”走向“台前”,为滨海文旅筑牢“生态根基”。

2025年3月,葵涌团工委发出“少年舞风采 志愿助文旅”招募令,20名青少年组成“小小狮”志愿团,接过葵涌舞狮文化接力棒。五一前,开展为期2个月10期非遗舞狮培训,在官湖火花节吸引5000余名游客打卡观看,在葵涌第二小学毕业季上台表演收获200余人点赞。青春舞动间,让非遗从“文化遗产”变为“文旅体验”,为葵涌文旅增添“活态非遗”新看点,让“志愿+非遗”成为文旅融合的“青春样板”。

守护绿水青山

2023年以来,葵涌团工委打造“护河骑兵”“行走海岸线,守护葵涌蓝”“绿”动青春等生态保护品牌,串联辖区5条河流、约20公里海岸线、4条绿道,设计15条行走路线,以志愿之力守护山海底色。2025年,团队持续擦亮品牌,开展20余场“徒步拾趣 垃圾换礼”“携手净滩”等主题活动,吸引200余名志愿者与游客共赴山海之约,让“守护绿水青山”成为文旅体验中最鲜活的一课,诠释生态与文旅共生的志愿答案。

2025年4月以来,葵涌团工委集结2000余人次志愿者,以“线上线下招募+重点区域攻坚”模式,开展300余场次集中整治电动车乱停放行动。志愿者引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让“志愿力量”覆盖公园、医院、商圈等关键阵地;针对摊贩占道、违规停放等难题,联动多部门“五方协同”破解治理痛点。累计5300余次文明劝导、5000余台电动车归位,以志愿行动助力城市治理,为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筑牢“交通文明网”,让“志愿红”成为城市秩序的“守护者”。

公园U站

进入汛期以来,葵涌团工委多点发力筑牢安全防线:公园U站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提示,2场培训覆盖200余人,将防汛知识送进居民心中;为50余名青少年开展暑期安全专题讲解,筑起“成长防护盾”;旅游旺季里,电子屏宣传语与志愿者手中的传单共同织就防骗“警戒线”,每场服务前都绷紧“安全弦”。穿梭在文旅场景中的志愿身影,既是安全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安心文旅的守护者。以志愿行动织密安全防护网,让“安全同行”成为文旅体验中最踏实的保障。

据了解,2025年葵涌团工委、志愿者联合会新组建文旅志愿服务队、“小小狮”“银龄志愿服务队”等5支特色队伍,吸纳10家企业加入志愿联盟。目前注册志愿者达1.2万人,其中4人获评市级“百优志愿者”。依托红色资源和山海优势,团队打造“薪火”志愿讲解、“志愿红·越山海”打卡等项目,累计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让青春志愿力量持续为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责任编辑:古亮宇 周浩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