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办事处大鹏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暖心时刻

台风过境的紧张时刻,大鹏办事处大鹏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内却涌动着脉脉温情。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4日讯(记者 周维朕 通讯员 葛倩微)台风过境的紧张时刻,大鹏办事处大鹏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内却涌动着脉脉温情。这里不仅是抵御风雨的安全堡垒,更是承载民生温度的情感港湾。社区工作人员用细微行动,将应急保障变成了民生关怀的生动注脚。

行李旁的絮语:用温柔疏解焦虑

看到携带行李,初到避难场所紧张不安的高龄老人,工作人员没有照搬流程式指引,而是主动俯下身子,询问老人身体有无不适。等老人缓过神来,她又以唠家常的方式,慢慢讲起场所里的安全保障,“咱这儿吃的喝的备得足足的,24小时都有人守着,您有什么需求,随时跟我们说,等台风过了,我们立马安排车辆送您平安回家。”一句句贴心话落在心坎上,悄悄抚平了老人眼底的焦虑。

银幕下的陪伴:用光影抚平烦闷

为了排解避难群众的烦闷情绪,社区工作人员特意安排了红色电影放映活动。生动的剧情缓缓上演,原本因台风影响而有些低落的人们渐渐被吸引,聚在银幕前看得津津有味。原本略显沉闷的避难场所,因这一束束光影变得充满生气,大家在观影的过程中暂时忘却了风雨的困扰。

餐桌前的呵护:用巧思安抚童愁

晚餐时刻,角落里的哭闹声瞬间牵住了工作人员的目光,一名孩子因陌生环境抵触进食,身旁身患残疾的父亲急的声音发颤,反复劝说却始终没能让孩子张嘴。工作人员立刻快步上前,没有生硬劝导,而是像对待自家孩子般轻声哄着,还玩起“脑筋急转弯”逗孩子开心,一点点缓解他的紧张。十几分钟耐心“开导”后,孩子的情绪渐渐缓和,工作人员麻利冲泡好方便面又细心晾至温热,温柔喂进孩子嘴里。看着孩子乖乖进食的模样,一旁的父亲终于松了口气,欣慰地竖起了大拇指。

角落边的倾听:用温情驱散愁云

夜色渐深,避难场所的角落旁一名居民却始终眉头紧锁。工作人员察觉后立马来到她的身边轻声询问,才知对方刚做完手部手术,伤口的隐痛加上对家人的牵挂,让她心情格外低落。工作人员细致关切她的身体情况,并耐心听她倾诉手术的不适和对台风的担忧。从伤口的护理聊到场所里的三餐供应,从夜间的值班保障说到台风后的回家安排,工作人员的话语像一缕缕暖阳,慢慢驱散了居民心头的阴霾。居民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脸上也露出了释然的笑意,那抹笑意里,藏着对社区关怀最真切的感动。

在大鹏社区应急避难场所,这样的暖心瞬间还有很多。社区工作人员用一次次俯身的倾听、一回回贴心的照料、一场场用心的安排,把应急避难的“硬保障”化作了民生关怀的“软温度”。让应急保障的底色,始终闪耀着民生情的光芒。

[责任编辑:古亮宇 周浩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