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志愿红”超5000小时守护,共织双节暖心记忆

890余人次、超5000小时,将“志愿红”织入节日“中国红”,为游客们送上暖心的“双节”记忆。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3日讯(记者 林宏松 通讯员 杨采玲 黄耀东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在游客如织的南澳,一群“志愿红”默默坚守,在30个服务点位上,用微笑指引路线,以行动守护秩序。890余人次、超5000小时,将“志愿红”织入节日“中国红”,为游客们送上暖心的“双节”记忆。

“您好,观光船在前面500米桥头左边!”——在杨梅坑景区志愿服务站,这样一句简单的指引,志愿者们每天要重复超千次。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他们不仅是精准的“活地图”,耐心解答路线咨询、疏导人流,为带孩子的家庭推荐轻松路线,为年长游客寻找最近的休息区,让每位游客感受到南澳的贴心与温暖。

杨梅坑景区志愿服务站

“带孩子来海边最怕垃圾扎脚,刚才志愿者给我发环保袋,我们一路随手捡,一路拍美照。”来自湖南的张女士为南澳的“带袋行动”点赞。节日期间,志愿者们发放了2000余个可降解环保袋,耐心讲解海洋塑料污染的危害,更以身作则,带动游客随手捡拾垃圾,累计回收各类废弃物200余袋。

向游客发放可降解环保袋

“这里水下情况复杂,为了您的安全,请立即上岸!”一支由“红马甲”船主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正拿着扩音器劝阻越界游客。他们凭借对海域的熟悉和丰富的航海经验,常态化开展海岸线安全巡防与应急救助,穿梭于礁石与浪涌之间,及时劝阻游客危险行为,提供水上应急救援,成为一道流动的“安全防线”,默默守护着每一位游客的生命安全。

在南澳医院门诊大厅,“红天使”志愿者为前来就医的病患提供挂号、陪检、取药“一站式”服务,平均节省就诊时间15分钟。“在岸边不小心摔了一跤,志愿者全程推着轮椅陪我拍片、取药,让我中秋之夜能赶回民宿吃月饼。”深圳游客陈先生感动地说。

用轮椅护送行动不便的长者

“非遗+志愿”是一大志愿服务亮点。在杨梅坑和海港路志愿服务站,青年志愿者手把手教游客制作漆扇,“把月亮画进漆扇,把热爱写进中国”,赢得游客驻足体验。一旁的“定格心中爱国情”打卡墙,志愿者用镜头记录下一张张笑脸,传递家国同心的节日情感。

非遗漆扇进景区

我在南澳向祖国表白

“我们不仅是志愿者,更是文明旅游的宣传员、移动的风景线。”南澳团工委负责人表示,为提升服务质量,团工委联合各社区团委提前筹备,组织所有志愿者完成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急救、礼仪等多方面,全力实现 “一岗多能” 的服务实效。下一步,南澳团工委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让“志愿红”与“山海绿”交织成南澳更温暖、持久的文明底色。

[责任编辑:古亮宇 周浩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