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7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凤飞伟
5月12日,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乐土投资集团于市民中心新闻发布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围绕“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的落地,在坝光复制冷泉港模式,再造一个亚洲冷泉港。
坝光开发提速
深圳坝光生物谷引入的首个产业项目便来头不小!今年4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身兼五国科学院士、被誉为“DNA之父”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到访大鹏新区时曾建议深圳国际生物谷可以复制美国冷泉港模式,如今这一建议有望变成现实。5月12日,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乐土投资集团于市民中心新闻发布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围绕“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的落地,在坝光复制冷泉港模式,再造一个亚洲冷泉港。
坝光是大鹏新区进行生态文明探索,打造特色发展典范区的龙头区域。随着坝光的规划建设工作、产业培育工作的推进,如今坝光已吸引来自全球业内人士的关注,不少海内外一流的生物科研和产业界人士纷至沓来,不少生物生命健康产业的创新资源、优质产业资源也在积极进驻。“生物生命健康产业一旦集聚,就会形成井喷式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坝光有望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南方日报记者 凤飞伟
“国外很多同行都知道深圳有个生物谷”
近期,来自坝光的好消息不断:3月30日,大鹏新区在北京举办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战略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以及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专业园区运营和投资机构代表积极为国际生物谷的开发建设建言献策。会议还成功吸引乐土精准医疗、美国马里兰大学陆五元博士团队、华讯方舟、深中浩公司总部、奥拓电子公司总部等项目及科研创新团队,新区专门成立项目机构联系工作小组,负责全程跟进服务项目。
4月5日上午,被誉为“DNA之父”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詹姆斯·沃森教授一行到访大鹏新区,参观考察了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区和国家基因库,了解新区生物及生命科学健康产业的规划和前景。 5月10日,深圳首批未来产业集聚区授牌仪式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坝光生命健康未来产业集聚区成为首批7个集聚区之一。紧接着,5月12日上午,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乐土投资集团于市民中心新闻发布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的落地,双方将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这是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首个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也是深圳市精准医疗事业的重大事件。
“国外的很多同行和我聊起来,都知道深圳有个生物谷”。深圳华大农业与循环经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全志武说,坝光已吸引了全球业内人士的关注,不少海内外一流的生物科研和产业界人士纷至沓来。
“像深圳生物谷这样生物加健康科技集群的出现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表示,21世纪是生物经济的时代,从现在政府的科研投入来说,生物技术领域在很多国家都超过50%,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生物经济会有真正的突破。目前世界三大湾区经济体都有独立的生命健康、生物产业园区,如东京湾区神户的创新园区等,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体,出现一个国际一流的生物产业园区有其必然性,因此国际生物谷的出现正逢其时。
打造生态科技小城,绿色交通先行
从葵涌中心片区驱车入葵坝隧道,行数公里出隧道,顿时豁然开朗。傍山临海的一大片土地日渐平旷,交通已显轮廊。这里便是坝光,如今随着整体建设的启动,坝光作为以山海为特色的生命科学小城,雏形日渐显现。
坝光片区作为深圳国际生物谷的核心启动区,开发建设始于2014年2月,经过2014年的规划阶段、2015年的前期阶段,2016年片区开发正式迈入实质性、规模化建设阶段。统计显示,截至今年3月,目前已启动建设项目63个,总投资110亿元。生物家园、绿岛综合体等产业配套项目土地出让正在推进中,近期将完成出让并尽快开工建设。
在5月4日举行的一季度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坝光以满分100分的优异成绩列为全市16个重点开发区域绩效考核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已完成投资5.83亿元,同比增长164%。
“坝光的规划建设坚持了前瞻性。”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2013年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圳国际生物谷地域范围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其中坝光为核心启动区。生物谷最终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最终呈现的将是一座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滨海生态科技小城。”
作为不考核GDP的生态新区、深圳生态文明探索的主战场,“保护优先”是新区范围内所有开发建设,包括坝光片区开发建设都要坚持的原则。为此,围绕着坝光的开发建设,大鹏新区开展了BIM技术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片区建筑风貌、绿道绿化工程、临海建筑材料、智能交通布局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专项规划及研究,初步形成了“2+8”规划体系,为片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指导和基本遵循。
根据规划,突出绿色化将是坝光这座滨海生态科技小城的一个重点。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坝光的规划建设将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切实将片区开发建设融入大自然,营造绿色宜居空间。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坝光开发建设中,新区率先启动了河道海堤修复、湿地公园建设、海滨公园建设、海绵城区建设等项目,努力让片区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海、留得住乡愁。
同时,坝光的建设将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充分利用阳光、融入环境,同时加大建筑立面、屋顶绿化,切实降低环境影响。绿色交通体系也将是坝光这座滨海生态科技小城的一大特色:坝光片区将以电气化公交、轨道交通和慢行系统为主导,着力构建内畅外达、绿色环保的交通体系。目前,片区规划3处绿色交通综合枢纽站,将对外来车辆进行截流,统一换乘电气化公共交通,并与区内55.5公里绿道慢行网络实现零距离接驳。
创新载体和人才团队不断进驻
5月12日,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乐土投资集团于市民中心新闻发布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围绕“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的落地,双方将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包括将积极推进“沃森研究院”、乐土投资集团中国公司总部、乐土投资集团中国研发中心以及项目转化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同时建立创新研发基地、孵化器、加速器,吸引国内外各类顶尖精准医学项目入驻发展。在坝光复制冷泉港模式,再造一个亚洲冷泉港。
背景资料显示,乐土投资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国际化公司。经过几年的投资布局,乐土已经掌握了基因科学领域一批关键节点上的国际领先技术。其投资项目包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基因编辑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第三代生物芯片技术平台Centrillion等。深圳市乐土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乐土投资集团旗下医疗健康产业的总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厦门、贵州等地成立分公司和第三方临床检验中心,并将向全国大中城市稳步推进,计划在3年以内在省会以上城市和当地医疗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检测中心,同时在美国硅谷、波士顿等热点地区也在筹建研发中心。
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深圳市精准医疗事业的重大事件。今年4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身兼五国科学院士、被誉为“DNA之父”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到访大鹏新区时曾建议深圳国际生物谷可以复制美国冷泉港模式,如今这一建议有望变成现实。
这并非第一个来坝光发展的诺贝尔奖得主。去年4月17日,深圳鸿美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在大鹏新区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挂牌,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及其团队带来的新型胃肠道疾病诊断产品项目正式开启产业化的步伐,同时葵涌人民医院还成立了“马歇尔教授名医工作室”,这也是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两大诺奖得主相关项目进驻国际生物谷,充分体现了国际生物谷坚持高端发展,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的思路。根据规划,坝光片区是深圳市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点开发片区,被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生物谷总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同时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转移中心、国内顶尖的生命健康管理中心、世界一流的新型药品研制中心“三个中心”。
重视创新载体建设是国际生物谷推进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思路。以基因相关产业为例,除了刚刚签约的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目前新区已经落户了世界上产出基因数据最大的国家基因库、中国农科院生物育种基因研究所、华大基因农业集团等一流创新载体,这些创新载体将带来大批的高端创新人才,例如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业内预计有望带来上千名科学家。“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基因主题,着力打造出全国最具特色的基因科学小镇。”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随着创新载体和人才团队的不断进驻,新区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孵化进程也在加快,一些企业、团队已经在坝光生物谷外围如“两园”(大鹏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大鹏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园)开始落地,已落户项目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马歇尔团队、美国“三院”院士罗兹曼团队设立的研究院和产业化公司等。“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随着坝光的各项建设的推进,其中的一些合适项目就可以‘直通坝光’。”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坝光核心启动区担负着深圳未来新的增长极的历史使命,坝光建设不仅承载着大鹏未来发展希望,更承载着深圳生物生命健康产业的未来。目前坝光转入全方位开发建设阶段,新区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全力推进,为产业落地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编辑:黎阳
上一篇文博会大鹏新区签约项目17个下一篇“查餐厅”走进大鹏较场尾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