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五年实现社会民生事业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17-01-12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连成 穆志广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歇尔率团队葵涌医院坐诊,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Bradled T.Hyman康复科团队进驻南澳医院,人大附中深圳学校落户新区,首试“以事定费”改革大鹏实验幼儿园开园……大鹏新区成立五周年,新区公共事业取得重大突破、收获累累硕果。

南澳中心小学海风管乐团参加2015深圳管乐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深圳市校际管乐节比赛荣获金奖。

马歇尔教授率团队落户葵涌医院后,三次到葵涌医院坐诊。图为马歇尔教授为大鹏群众诊治胃病。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歇尔率团队葵涌医院坐诊,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Bradled T.Hyman康复科团队进驻南澳医院,人大附中深圳学校落户新区,首试“以事定费”改革大鹏实验幼儿园开园……大鹏新区成立五周年,新区公共事业取得重大突破、收获累累硕果。

新区成立五年来,加快教育卫生领域项目建设补齐硬件“短板”,坚持改革创新科研兴教探索全新办学模式,坚持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与强化外部技术支撑填平资源“洼地”,通过改革挖潜跨越发展实现教育、卫生领域新突破,公共事业基础条件得到持续改善,教育质量提升更加突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与兄弟区的差距持续缩小,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投资4亿多元建设项目93个 教育卫生新体系基本形成

2015年10月,21个社康中心设备配置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新区社康维持经费提升至全市最高标准(人均90元),社康中心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68%。

2015年底,位于坝光安置区内的丰树学校建成(现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这是新区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设小学18个班、初中9个班,提供学位1260个。

2016年9月,大鹏实验幼儿园建成开园,开设9个教学班,提供270个学前教育学位。

11月10日,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原深圳市第十一高级中学)首栋教学楼封顶。今年9月,学校将正式开学,为新区和深圳市民提供60个班3000个优质高中学位。届时,大鹏新区将结束没有高中的历史。

五年来,新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教育、医疗硬件短板,分别在教育领域投入1.48亿元、卫生领域投入1.94亿元,改善学校、幼儿园、医院、社康中心等教学环境、医疗环境,添置、更新教学设施、医疗设备。教育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明显提升;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新区持续加大对教育、卫生领域发展经费的投入。其中,医院财政拨款幅度,占医院总收入比重超过50%。执业医师队伍五年发展至387人,较2012年增加89.71%;千人医生数和千人病床数较2012年分别增加75%和19.05%;2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共签约8329户家庭共22534人,签约服务率达88.6%。教育预算总支出五年达到82311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的7.5%。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环境和教育水平与先进区差距逐步缩小;2016年中考优秀率28.65%,较2012年增长24.75%;“四库二网一平台”的区级教育信息化系统全面启动,“智慧校园”试点建设成效显著,电子书包教学试点实现常态化。

实施“三名工程”引进马歇尔团队

广泛开展合作“洼地”渐成“高地”

2016年4月17日,大鹏新区实施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实现零的突破。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教授率团队落户葵涌人民医院,建立“马歇尔名医工作室”和“胃肠道疾病(幽门旋螺杆菌)国际诊疗中心”。从此,大鹏居民家门口可以看世界名医,享国家级医疗团队的优质诊疗服务。马歇尔团队落户后,马歇尔教授本人3次来葵涌医院坐诊,共收集标本80例,接诊病人30名。按照双方合作计划,未来五年,马歇尔团队将完成幽门螺杆菌感染率100,000人分析课题,完成抗生素耐药性分析500例、菌株基因组测序500株等项科研工作。同时为新区培养出一个胃肠道疾病快速诊断和精准治疗团队。

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优质资源,是大鹏新区填补医疗“洼地”的一项重要举措。除葵涌人民医院引进马歇尔团队外,南澳医院在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中,引进了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Bradled T.Hyman康复科团队,目前该“三名工程”项目已列入深圳市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预立项项目名单。

此外,大鹏新区通过合作方式,引进了墨尔本大学康复医学在南澳人民医院建立深圳研究基地;与市眼科医院共建3个眼病防治中心,与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建立心血管专科联盟,与市儿童医院合作建设区域儿童诊疗救治中心等。其中,市眼科医院知名专家到新区坐诊378余人次,为辖区群众解决眼科疾患1951例。

引进名医建立“名医工作室”是大鹏新区填补医疗资源“洼地”的另一条快捷途径。2015年初,一名被广州几家大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来到葵涌人民医院门诊开抗痨药时,呼吸内科名医工作室的博士专家谭卫国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的病情和X光片初步诊断,患者的病症更像是癌症。经过病理检查,患者最终确诊为中危生化腺癌,目前已在化疗治疗中。

大鹏新区呼吸内科名医工作室是新区首批成立的名医工作室之一,是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项目。五年来,新区已建成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眼科、心血管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中医等15个名医工作室。每周定期提供特色诊疗服务,不仅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家服务,也通过名医“传、帮、带”,带动学科建设与整体发展,使得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得以加速进行,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对于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新区来讲,必须以改革创新引领,走一条超常规的独具新区特色的发展捷径。新区在对外加大优质资源引进的同时,对内加快推动医院向“大专科、小综合”转型。目前,新区通过不断优化特色资源配置,三家公立医院逐步完成了向“大专科、小综合”方向转型。一是将南澳人民医院定位为中医康复医院,与市残联、市二院、市中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合作,打造中医康复特色专科品牌。二是新区妇幼保健院与市妇保院、市儿童医院合作,打造妇产专科品牌。三是葵涌人民医院与龙岗中心医院合作,开展慢病患者双向转诊,基本实现让辖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个实验幼儿园试行体制改革

联手人大附中创办全国名校

2016年9月,下沙安置区幼儿园正式开园。乔迁新居的下沙社区居民奔走相告。“最让我们家长欣慰的是新区引进了深圳实验教育机构,将下沙幼儿园建成大鹏首个实验幼儿园。”

推行办学体制改革,是新区探索教育实现后发赶超的一个模式。新区引进深圳市实验教育机构,合作创办下沙实验幼儿园,建成新区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示范园。该园在管理体制上试行“以事定费”改革,在保持政府产权幼儿园公立性和公益性的前提下,推动“管、办、评”分离,实行委托管理,不仅给幼儿园的管理者更大的管理自主权,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探索全新办学模式是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另一个尝试。2015年,新区公共事业局在深圳第十一高级中学开工建设的同时,确定了“市内领先,省内一流,创全国名校”的目标,与全国一流的人大附中合作共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和初中部,探索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道路。2016年1月中旬,双方签署合作办学的框架协议,标志着新区九年一贯制教育和高中教育将从此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6年11月,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首栋教学楼封顶。今年9月,学校将正式开学,为新区和深圳市民提供60个班3000个优质高中学位。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有关人士表示,人大附中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为办学目标,力争实现在较短时期内“达到深圳市一流水平,中长期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办学目标。

五年中,新区针对教师队伍缺少领军人才等实际情况,修改完善《“鹏程计划”名师工程实施办法》,通过内培外引,建立11个“名师工作室”,引进中高级教师9名,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后备人才。仅2015年,新区开展骨干教师后备人才评选,共有55人获评,同年,两名教师被确定为省级骨干校(园)长培养对象和省级骨干教师,实现省级名师培养新突破。

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新区形成了“校校有课题,科科有课题”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已立项的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7个、市级13个、区级小课267个。“一校一品”的素质教育特色办学硕果累累,五年共获得1656个素质奖项。公办中小学综合评估100%达到办学基本标准。

与此同时,新区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实现同步发展。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78.6%,居全市第一,并成为全市首个幼儿园市级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城区。2012—2016年区财政共发放民办教育扶持资金3522.22万元,为民办学校教育水平提升奠定基础,其中星宇学校、大宝幼儿园分别通过市一级学校、市一级幼儿园的评估验收。

(连成 穆志广 文/图)

编辑:黎阳

保存|打印

上一篇食药快检车“首秀”南澳海鲜干货街下一篇大鹏新区去年发放生态专项补助近两亿元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