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2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连成 穆志广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歇尔率团队葵涌医院坐诊,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Bradled T.Hyman康复科团队进驻南澳医院,人大附中深圳学校落户新区,首试“以事定费”改革大鹏实验幼儿园开园……大鹏新区成立五周年,新区公共事业取得重大突破、收获累累硕果。
实施“三名工程”引进马歇尔团队
广泛开展合作“洼地”渐成“高地”
2016年4月17日,大鹏新区实施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实现零的突破。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教授率团队落户葵涌人民医院,建立“马歇尔名医工作室”和“胃肠道疾病(幽门旋螺杆菌)国际诊疗中心”。从此,大鹏居民家门口可以看世界名医,享国家级医疗团队的优质诊疗服务。马歇尔团队落户后,马歇尔教授本人3次来葵涌医院坐诊,共收集标本80例,接诊病人30名。按照双方合作计划,未来五年,马歇尔团队将完成幽门螺杆菌感染率100,000人分析课题,完成抗生素耐药性分析500例、菌株基因组测序500株等项科研工作。同时为新区培养出一个胃肠道疾病快速诊断和精准治疗团队。
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优质资源,是大鹏新区填补医疗“洼地”的一项重要举措。除葵涌人民医院引进马歇尔团队外,南澳医院在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中,引进了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Bradled T.Hyman康复科团队,目前该“三名工程”项目已列入深圳市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预立项项目名单。
此外,大鹏新区通过合作方式,引进了墨尔本大学康复医学在南澳人民医院建立深圳研究基地;与市眼科医院共建3个眼病防治中心,与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建立心血管专科联盟,与市儿童医院合作建设区域儿童诊疗救治中心等。其中,市眼科医院知名专家到新区坐诊378余人次,为辖区群众解决眼科疾患1951例。
引进名医建立“名医工作室”是大鹏新区填补医疗资源“洼地”的另一条快捷途径。2015年初,一名被广州几家大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来到葵涌人民医院门诊开抗痨药时,呼吸内科名医工作室的博士专家谭卫国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的病情和X光片初步诊断,患者的病症更像是癌症。经过病理检查,患者最终确诊为中危生化腺癌,目前已在化疗治疗中。
大鹏新区呼吸内科名医工作室是新区首批成立的名医工作室之一,是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项目。五年来,新区已建成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眼科、心血管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中医等15个名医工作室。每周定期提供特色诊疗服务,不仅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家服务,也通过名医“传、帮、带”,带动学科建设与整体发展,使得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得以加速进行,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对于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新区来讲,必须以改革创新引领,走一条超常规的独具新区特色的发展捷径。新区在对外加大优质资源引进的同时,对内加快推动医院向“大专科、小综合”转型。目前,新区通过不断优化特色资源配置,三家公立医院逐步完成了向“大专科、小综合”方向转型。一是将南澳人民医院定位为中医康复医院,与市残联、市二院、市中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合作,打造中医康复特色专科品牌。二是新区妇幼保健院与市妇保院、市儿童医院合作,打造妇产专科品牌。三是葵涌人民医院与龙岗中心医院合作,开展慢病患者双向转诊,基本实现让辖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编辑:黎阳
上一篇食药快检车“首秀”南澳海鲜干货街下一篇大鹏新区去年发放生态专项补助近两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