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6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
6月23日下午,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大鹏新区举行。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和大鹏新区管委会共同签订了创办医疗健康集团合作协议。

市眼科医院专家深入社康中心,为社区老人检查白内障术后老人的恢复情况。

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揭牌成立。
在大鹏新区成立仅仅五年多的时间里,仅有的三家医疗设备落后、就医环境简陋的街道医院,在经历了补齐短板改革挖潜和引进中外优质医疗资源填补洼地的两次跨越后,实现了美丽蜕变的第三次跨越——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联手打造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
6月23日下午,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大鹏新区举行。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和大鹏新区管委会共同签订了创办医疗健康集团合作协议。
市领导在致辞中表示,医疗健康集团将充分发挥市属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疑难杂症疾病诊疗优势,整合家庭医生小组、社康服务中心、区属医院和市属三甲综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最终达到提质量、降成本、促健康、增活力的总体目标。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在致辞中表示,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的成立,开创了市、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大鹏模式”。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大鹏人民的关心和厚爱,新区将全力支持医疗健康集团的建设,确保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成立医疗健康集团是大鹏新区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是新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益探索。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新区群众看病难、特别是看大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大鹏医疗健康集团的成立必将加快提升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望实现新区群众“小病不出社区、急病不出新区、大病不出集团”,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医难问题。
第一次跨越 补齐硬件短板 改革挖潜提效
大鹏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长期滞后。3家公立医院原为特区外街道一级医院,基础差、底子薄、技术水平不高,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新区成立后,将有限的财政优先投入到文教卫生等民生领域,一次性解决三个公立医院历史欠款2444.4万元,并在五年中,累计投入3.31亿元用于医疗设施设备建设。同时,加大投入对葵涌人民医院、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南澳人民医院和8个社康中心等实施标准化改造升级,提升就医环境。
新区财政还对全区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性亏损补助,补助金额达到药品销售收入的10%,新区医务人员人均年收入增长15%。目前,新区财政补助收入约占医院总收入的65%。
在加快补齐硬件短板的同时,新区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以事定费”改革,通过“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方式,分别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助,建立经费分类保障机制,补助标准为全市最高。
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的原则为新区有效地提升辖区群众基本医疗提供保障。新区将全区社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升至人均90元,达到全市最高标准。目前,全区共成立了3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居民29921人,辖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率达到70%以上。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新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对象满意率为99.24%。
第二次跨越
引进优质资源 填平资源洼地
在补齐硬件短板、深入改革挖潜的同时,大鹏新区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医学学科团队,实施名医工程,与市属医院合作建设专科联盟等措施,填平新区医疗资源洼地,并借助外力在三家公立医院建立各具特色的“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迅速提升新区医疗服务水平,让辖区百姓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到世界名医和国家级医疗团队的优质诊疗服务。
2016年4月17日,新区引进的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教授率团队落户葵涌人民医院,建立“马歇尔名医工作室”和“胃肠道疾病(幽门旋螺杆菌)国际诊疗中心”。该团队是深圳市引进的首个诺贝尔奖专家团队。新区计划投入1500万元用于国际诊疗中心建设,目前已投入750万元作为项目建设经费。
与此同时,新区引进哈佛大学医学院与南澳人民医院合作建设康复医院项目。新区拟定资助专项经费总额为1500万元,目前已投入300万元作为启动经费。在新区的推动下,南澳医院还与墨尔本大学共建墨尔本大学康复医学深圳研究基地。
世界级医疗优质资源引进工作方兴未艾,国内各科名医工作室建设工程如火如荼。新区制定实施卫生系统“名医”人才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培训方式,分期分批选送医疗卫生业务骨干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持续以“柔性引进”方式邀请市内知名医学专家到新区开设名医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目前已建成中医、康复、眼科、内分泌、皮肤性病、心血管内科等15个名医工作室,目前正在加快引进骨科、妇科、内科等3个专科的名医工作室。自2015年12月至今,新区医院组织专家累计926人次到社康中心坐诊,接诊患者共5791人次。
与市属医院合作建设专科联盟是大鹏新区填平医疗资源洼地的又一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2015年3月,大鹏新区与市眼科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成人重大致盲性眼病防治、新生儿眼病防治和低视力康复3个眼病防治中心。仅2017年上半年,市眼科医院知名专家和团队成员到新区坐诊98人次,为辖区群众解决眼科疾患936例,开展新生儿眼病免费筛查218人,发现阳性病例23人。
2015年6月,大鹏新区与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建立心血管专科联盟,为辖区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快捷转诊和治疗服务。目前,已有20例危重心血管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借助市级医院的优势资源,新区实施“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思路,将南澳人民医院定位为新区中医康复医院,积极创建二甲康复医院,同时,与市残联、市二医院、市中医院、港大深圳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康复、中医项目合作,打造中医康复特色专科品牌。新区妇幼保健院定位为二级妇幼保健院,与市妇保院、市儿童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市属三甲医院的“传、帮、带”,为全区妇女儿童生命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次跨越
联手市第二人民医院创办医疗健康集团
在经历了两次跨越后,2017年,大鹏新区将创建医疗健康集团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改革项目全力推进。结合新区的实际,新区最终选择了快捷高效的合作方式,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创办深圳首家市、区两级共建的医疗健康集团,通过体制创新,开创了市、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大鹏模式”。
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将充分发挥市第二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优势与大鹏各基层医院的慢病管理和健康促进的预防优势,以提质量、降成本、促健康、增活力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大鹏各公立医院能力建设,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推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卫生与健康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以医院为重心”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
据大鹏新区公共事业局局长鞠晓晨介绍,结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大鹏新区各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医疗健康集团将从分级诊疗、质量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健康管理、集约化检验平台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结合基于总额预付的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构建,探索深圳特色的跨市、区的医疗集团,有效整合家庭医生小组、社康服务中心、区属医院和跨区域三甲综合医院的分级医疗体系,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推动“保基本、强基层”的医疗体制改革目标顺利实现。
医疗健康集团采用三甲级医院管理标准,在行政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建设、分级诊疗转诊服务标准、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健康管理、检查检验管理、药品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医学科研资源管理、后勤保障等12个方面实施“一体化”建设管理。
医疗健康集团将本着“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以多种形式推进试点工作。其中市二医院作为医疗集团的核心医院,承担主要的诊疗和管理等职能;新区医院承担能力范围内的基本诊疗和特色专科疾病诊疗等职能;各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按照工作目标和管理要求,开展医疗、公共卫生等健康服务。(谷硕/文 古亮宇/图)
编辑:黎阳
上一篇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园加快扩容步伐下一篇构建生态综合执法无缝衔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