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31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凤飞伟
2017年是“美丽大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大鹏新区的各项建设取得哪些成绩,展望2018年,大鹏新区又将如何推进新一轮“美丽大鹏”建设?
去年坝光片区开发全面推进,BIM技术深度融入坝光开发建设全过程,“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在坝光全域实施。图为位于坝光的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2017年是“美丽大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大鹏新区的各项建设取得哪些成绩,展望2018年,大鹏新区又将如何推进新一轮“美丽大鹏”建设?
日前,深圳市、区两会密集举行。记者获悉,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鹏新区推动生态质量、发展质量、民生质量和管理质量持续提升,为大鹏新区的绿色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动能。对于2018年的发展,有市人大代表建议,大鹏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新区可以积极引进大型涉海企业落户新区或成立南方总部,逐步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
●南方日报记者 凤飞伟
生态文明建设
38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指标提前达标
近年来,大鹏新区以创建三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美丽大鹏”,将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在硬件建设和制度构建都取得积极进展。
在硬件建设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新区治水提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深入实施了污水管网三年计划,完成22个片区污水支管网建设,2017年新增污水管网64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率从建区之初的不足10%提高至96.1%,“有了完善的污水管网,新区的环境承载力得到大大提升,夯实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有关业内人士评价。
在河流治理方面,辖区内12条河流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实施河长制管理,大力开展了民宿排污专项整治,全面加大排污口整治工作,全面纳管459个排污口,提前消除全部黑臭水体,河流水质明显改善,近岸海域6个监测点水质基本保持国家Ⅰ类标准。
在制度构建方面,2017年大鹏新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生态文明长效机制建设,2017年大鹏新区新增“建立自然岸线保护制度”“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等6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完成大鹏半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初步构建长效运行机制;完成2016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数据采集和核算,发布新区年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DPI);完成2016年度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规划2020年完成的52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指标38项提前达标。
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七成
大鹏新区是深圳的生态基石,也是深圳十区中唯一不考核GDP的区,尽管如此,大鹏新区负责人还是多次强调:“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尽管新区不考核经济指标,但是并不等于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
近年来,大鹏新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清理高污染高耗能低产低端企业,2017年淘汰低端企业15家,累计淘汰、转型低端企业184家,超过新区成立初期总量的六成,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二产主导向二、三产协同发展转变,目前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四成,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七成。
2017年大鹏新区除了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及海洋企业、科研机构之外,还与平安集团合作加快坝光产业先导区建设,与以色列库克曼集团协议设立1亿美元基金,为下一步的绿色发展夯实了基础。
大鹏半岛是深圳重要的旅游目的地,2017年大鹏新区的旅游业发展涌现不少亮点:大鹏所城等一批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紧推进,南澳月亮湾、大鹏婚博园特色小(城)镇建设申报工作扎实开展,两个五星级酒店投入运营,结束没有五星级酒店的历史,旅游业高端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海洋产业方面,目前海洋生物产业园二期完成改造,累计聚集近百家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学、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企业。“我们长期是内陆性思维,眼光基本集中在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鹏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海洋产业应该是大鹏新区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在深圳市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新区可以积极引进大型涉海企业落户新区或成立南方总部,逐步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
城市治理
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量”,存量违建“负增长”
在2017年,大鹏新区以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破解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的突出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提升,长远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
去年,大鹏新区印发《新区近期建设及“十三五”土地利用规划(2016—2020)》,完成葵涌中心区、鹏城片区、龙岐湾滨海地区、南澳墟镇等重点片区规划研究,完成干线道路与专用通道系统专项规划、坝光片区海绵城区规划及实施方案、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沿线地区交通衔接规划等交通规划研究。
去年坝光片区开发全面推进,其中完成绿岛综合体、生物家园一期等3宗土地出让,总用地面积8.08万平方米;BIM技术深度融入坝光开发建设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纳入全过程跟踪管理;“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在坝光全域实施。
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鹏新区其中积极参与深圳市总体规划修编,超前谋划新区长远发展新蓝图,着力保障未来15年新区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用地需求。同时大鹏新区的“拓空间保发展”行动效果明显,其中新区完成违法建筑空间管控和土地整备专项行动,盘活用地61公顷,完成率111%;完成旧工业区综合整治7.9万平方米,完成率108%;完成城市更新土地出让6.4万平方米,完成率128%;完成布新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项目;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量”,存量违建“负增长”,拆除消化违建面积居全市前列;全区正在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共计25个,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项目加快推动,沙头一期、葵涌综合市场二期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民生建设
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增长逾三成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名医给我们看病。”27日的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2017年度工作会议特别邀请了新区25个社区的居民代表旁听,现场一位代表激动地表示。
2017年6月23日,大鹏联手市医管中心成立全市首个市、区两级共建的医疗健康集团——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优质医疗资源得以下沉至基层。该集团开展的义诊、专家诊疗、双向转诊等让群众切身感受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实在在的变化。
统计显示,在义诊方面,该集团揭牌成立以来,先后联合3家分院,共举办7场义诊活动,邀请国内名医名专家到新区送服务,共122名专家进行了义诊、查房及培训,共服务群众上万人次,广受新区百姓好评。
在名医诊疗方面,各分院合计新建5家名医工作室,另外正在积极申报中医科名医工作室。2017年新区“名医工作室”专家合计诊疗患者6180人次,带教查房1446人次,举行名医讲堂60次;另外,积极委派专家下基层,已新委派3位专家长期固定下各分院进行诊疗。
在药物供给方面,目前该集团已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属3家分院和22家社康中心的基本药物将增至800种,基本满足患者日常所需。
在分级诊疗方面,医疗健康集团成立以后,下属3家分院与市二医院双向转诊病人88人,其中上转30人、下转58人。
此外,大鹏新区还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美国海曼院士医养康复团队落户南澳人民医院……
医疗服务的提升是去年在大鹏新区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去年,大鹏新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完成47.7亿元,增长31.8%,实施487个民生微实事。其中,教育方面,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如期开学,结束新区没有高中的历史;与福田区共建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福鹏综合实践基地。
■数读
大鹏“拓空间保发展”行动效果明显
●完成违法建筑空间管控和土地整备专项行动,盘活用地61公顷,完成率111%;
●完成旧工业区综合整治7.9万平方米,完成率108%;
●完成城市更新土地出让6.4万平方米,完成率128%;
●完成布新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项目;
●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量”,存量违建“负增长”,拆除消化违建面积居全市前列;
●正在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共计25个,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项目加快推动,沙头一期、葵涌综合市场二期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编辑:黎阳
上一篇巧设绩效岗 打破“大锅饭”下一篇大鹏新区启动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