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五项特色改革推动生态文明体制再突破

发布时间:2018-10-11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张郁彬 金玲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是关键。大鹏新区作为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坚持“生态立区”,强化顶层设计,经过三年的努力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形成了“五大体系”,实施的47项改革中,有六项重要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落地实施。2018年,大鹏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攻坚生态文明体制“深水区”改革,率先实施体现大鹏特色的5项改革,继续打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鹏样板”,为全市乃至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题探路,全面引领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

聚焦重点领域探索深水区改革

5项特色改革体现大鹏担当

2018年,大鹏新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谋划推动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新区各相关部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继续攻坚生态文明体制“深水区”改革,重点推进五大亮点改革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亮点之一,展示资源价值,率先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

2018年,新区以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为目标,率先开展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研究,综合衡量项目开发前后自然资源价值(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价值)、社会公共服务价值及生产活动经济价值,计算自然资源开发使用过程前后的综合成本,为新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项目落地、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支撑。目前,已完成大鹏半岛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的构建工作,正在开展案例研究,制定成本评估技术指南。

亮点之二,探索城市生态量化,建立大鹏半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

新区在生态文明体制深水区改革中,以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大鹏新区特色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

在建立新区GEP核算体系中,明确了核算因子和核算方法,对新区2015-2017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行核算,并对核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城市GEP变化的原因,为逐步将GEP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和生态文明考核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对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唯GDP政绩观的转变,从制度上约束政府行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推进意义。

亮点之三,引入司法手段,率先创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

7月16日,大鹏新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揭牌。这是国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评定实施细则出台后,全国首次获批的三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之一。司法鉴定所的成立将有效破解了环境损害诉讼中取证难、鉴定难、诉讼难等难题。目前,新区司法鉴定所制定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家库管理办法》,成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家库,为推动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开展环境损害赔偿探索性课题研究。

亮点之四,保障生态安全,率先开展大鹏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研究

大鹏新区正处在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受到来自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压力,该项研究将建立科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有利于及时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布、耗用情况,对超载区域及时预警。

该项成果结合大鹏特色,运用“短板效应”原则,创新性的构建了海陆统筹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定期评价体系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并以2016年、2017年度为评价年,系统性开展陆域、海域基础评价和专项评价,统筹开展过程评价、集成评价等,明确不同资源环境超载类型及预警等级;解析新区发展新形势下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制约要素,为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时代提供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科学支持和技术支撑。

亮点之五,聚焦社会参与,率先创新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

2018年1月,新区创新主体参与机制、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募集模式,率先创建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

该基金是全国首家由政府委托、慈善机构受托的慈善信托,以及首个由社会捐赠专项基金和慈善信托两部分组成的公益基金。在管理模式上,两部分资金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治理结构、统一运营管理;在资金募集渠道方面,以“慈善信托+专项基金”的方式运作,慈善信托部分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使政府引导资金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安全性。2018年9月21日,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慈善信托获得第四届鹏城慈善奖“鹏城慈善典范项目”奖。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五大制度体系

先行先试六项落地成果成效凸显

2015年,新区编制的《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经市委深改组审议通过,成为全市第一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的区级改革方案。2017年,新区积极对标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了《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推进47项重点改革任务,逐步构建起以量化评估为基础,以生态产业化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制度体系。

据新区环保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通过完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机制、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公益基金、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服务等机制,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生态价值观念,初步形成生态文化体系;通过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创新绿色产业扶持机制、探索全域旅游模式等,构建生态产业链,让生态优势变成资源经济优势,初步形成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生态经济体系;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大鹏半岛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以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为基础,量化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通过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深化和完善生态环保监管执法体制改革,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打造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与预警、生态恢复工程及自然岸线保护制度等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着力点,形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总体方案》实施三年来,新区率先实施了一批全国先行先试的亮点改革举措,目前已落地实施并凸显成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率先推出全国首张“编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探索建立生态环保监管执法体制,率先构建全国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率先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率先开展货币化生态补偿探索和实践,率先打造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平台。

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环境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新区先后获批三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金字招牌”,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实现逐年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大鹏新区生态环境指数(EI指数)连续三年在全省127个县级评价单元中名列第一。2018年1-8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65,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1微克/立方米,优于25微克/立方米的欧盟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4%,达到国际一流生态城市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主要河流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并在全市率先提前三年半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污水收集处理率从建区之初的不足10%提升至96.1%。近岸海域的6个海域功能区水质为优,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

——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建区之初的27%提高到40.5%,累计淘汰转型低端企业194家,超过建区之初工业企业总数的65%。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业总收入分别突破1千万人次和50亿元,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达69.2%,居全市领先水平,市级高科技企业增长率位居全市首位。

——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使新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稳步提升,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辖区群众对“美丽大鹏”的建设充满信心。据第三调查机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知晓度为90.96%,满意度为91.16%。

(张郁彬金玲文/图)

编辑:黎阳

保存|打印

上一篇办税大厅再整合 纳税服务又提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