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红色初心,牢记担当使命 大鹏党员干部赴山东红色教育基地见学

6月30日至7月6日,大鹏办事处组织45名优秀人员及工作骨干“走出去”,前往山东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见学培训。

学员合影

大鹏讯(通讯员 陈蓓蓓)6月30日至7月6日,大鹏办事处组织45名平时“走不开”“离不了”的优秀人员及工作骨干“走出去”,前往山东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见学培训,从沂蒙山区走到青岛现代化城市,从烽火连天激情澎湃的革命战争年代走到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的今天,党员干部追忆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开班仪式上成立了见学活动临时党支部,设置了由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任正副书记的支委班子和4个党小组,党支部班子、党小组与班委、小组交叉,确保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严肃培训纪律,强化党性锻炼成效。

在孟良崮英烈亭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信仰的载体

山东沂蒙地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对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仍然强烈震撼着学员的思想和灵魂。如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无不弘扬着“立场坚定、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学员们“坚定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

深刻理解沂蒙精神的途径

临沂大学刘涛老师对沂蒙精神的精彩解读,沂蒙山区多地的现场教学和体验,《沂蒙山小调》、《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纪录片等影音作品的熏陶,孟良崮英烈亭中重温入党誓词的内心激荡,“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回响,学员们全面深入学习了在革命年代锻造出来的沂蒙精神,对其“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核心内涵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对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中的主导作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牢牢抓住党组织建设这个根本,高质量推进大鹏各项建设发展。

深化群众路线意识的渠道

无论是沂蒙军民生死与共的悲壮斗争史,还是青岛上流佳苑社区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处处都是走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学员们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核心内涵,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时刻将党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传承发扬下去,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更高质量的“品质活力平安幸福”大鹏建设贡献力量。

学员代表发言

结班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本次见习培训的体会和收获:

学员代表龚雯(综合办):我们要把这次红色教育当作人生一次新的起点,铭记历史,继承革命先烈遗愿,弘扬新时期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为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员代表李健豪(王母社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用历史来告诫自己,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员代表刘宋平(布新社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今后必将那融入历史长河的红色基因转化成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沂蒙精神,牢记党的服务宗旨,把为民谋福利放在第一位,为群众作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学员代表饶拥军(执法队):作为基层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实干创新,无私奉献,开拓进取,把这次沂蒙红色教育所学、所感,运用到工作当中,为打造美丽大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见学培训深入教育基地,将专题讲座与实地见学相结合,将红色教育与基层治理理念相结合,学习课程紧凑有序、学习形式丰富多样、学习氛围既紧张又活泼,参训学员学有所感、学有所悟,普遍反映“不虚此行、收获多多”,基本实现了“思想受教育、灵魂受洗礼、心灵受震撼”的培训目标。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