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肺炎,以前称为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是由于吸入被真菌、细菌或动物蛋白等污染的有机粉尘或特定的化学物质后引起的肺泡和肺间质炎症改变为主的免疫介导性肺部疾病。
1、易导致过敏性肺炎的作业
(1)农业生产,如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收获、运输及农产品加工,家禽、家畜的饲养等。
(2)工业生产,如造纸、制糖、木材加工、动物皮毛加工、食品加工以及生产和使用异氰酸酯、酸酐类低分子量化合物的产业。
2、临床表现
(1)急性过敏性肺炎:一般在接触致病因子后4-8小时内发病。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气短伴咳嗽,有明显的胸闷气短。常于脱离接触后2-3天症状缓解或消失,易误诊为“感冒”。
(2)慢性过敏性肺炎: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及咳嗽、咳痰。体重明显下降。
3、接触过敏性肺炎致病因子的作业人员注意事项
(1)接触后出现呼吸系统症状者应暂时脱离现场,并及时就医。
(2)过敏性肺炎患者应给予吸氧等对症治疗。
(3)应该严格做好岗前、在岗、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一旦发现职业禁忌征和过敏性肺炎应立即调离岗位。
(4)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采用间断作业,定时轮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