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紫外线

紫外线属电磁波辐射谱中的特定波段,其中波长在200nm到320nm波段的紫外线具有卫生学意义,能够被眼睛角膜和皮肤的上皮层吸收,引起皮肤红斑、光敏感作用和眼角膜结膜炎。

1、紫外线的健康损害

(1)对皮肤的损伤,不同波长的紫外线能够被人体不同深度的皮肤组织所吸收,波长小于220nm的紫外线几乎全部被皮肤角质层吸收,可引起红斑反应。比如受强紫外线照射时,可发生弥漫性红斑,有痒感或烧灼感,并可形成小水泡和水肿。

(2)对眼睛的损伤,波长在250-320nm的紫外线可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常因电弧光引起,所以称为电光性眼炎,此外接触紫外线过度也可引起眼晶体病变致白内障。

2、职业接触

(1)冶金行业,如冶炼炉,电炉炼钢炉前操作工。

(2)机械行业,如电弧焊工、气割工、手工电弧焊工。

(3)金属制造业,如金属材料切割工。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如船舶电气安装、汽车总装、摩托车装配。

除此之外,还有从事碳弧灯和水银灯制作或高压电灯检修、紫外线灯消毒等工作,同样也会受到过量紫外线照射。

3、防护措施

佩戴紫外线防护眼镜,防止紫外线对眼镜的损伤。对于皮肤暴露部位,应佩戴长筒皮制手套等,以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