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地方文化最强音!南澳东山渔歌焕发新活力

近日,由大鹏古城博物馆、南澳办事处东山社区等单位协力举办的本土非遗文化——东山渔歌展演活动在辖区文化小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9月28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黎阳 通讯员 陈芊芊)“云涛奔涌高岭立,沙埔飞霞游客喜。杨梅仙谷铺天路,桔钓细沙踏浪骑。一碓二碓碓如金,大雁鸿雁雁来吉……”近日,由大鹏古城博物馆、南澳办事处东山社区等单位协力举办的本土非遗文化——东山渔歌展演活动在辖区文化小广场举行,20名渔歌队员身着渔民服,头戴斗笠,伴随着音乐节奏,满怀柔情与热诚地演唱了东山渔歌。

东山渔歌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南澳办事处东山社区广为传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自2000年开始,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发展东山渔歌,南澳连续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与研讨会,并安排专人收集整理散落辖区的渔歌作品,于2016年8月成立了东山渔歌队。2018年,与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大鹏新区非遗促进会、大鹏原创音乐发展联盟等合作,组织公开征集新“东山渔歌”,邀请作曲家创编,配乐演唱录制,评选十首最佳。2019年11月,编排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东山渔歌音乐情景剧《深圳走在大潮上》。“东山渔歌通俗易懂,易于传唱,对于族群文化与情感认同、族群关系和谐发展、礼乐教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文学与社会价值。”东山社区副书记黄韶燕表示。

在南澳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东山社区已成立项目挖掘与保护领导小组,组织开展项目资料发掘,收集相关基础文字、实物与音视频资料,建立项目档案,当前已收集整理东山渔歌31首,确定东山渔歌传承群体范围,对于代表性传承人予以引导和生活帮助,帮助其定期开展传习与演出活动,培养年轻一带传承群体。并切实帮助传承群体、确保渔民生产活动顺利开展,以及相关习俗活动恢复与保留,为东山渔歌项目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此次演出活动,东山渔歌队共演唱了《斗歌》、《东山起》等歌曲,诠释了东山渔民对社会与大自然的认识实践和生命体验,反映勤劳勇敢的族群性格与质朴的自然观念,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与一致好评。“我两三岁时听邻居奶奶唱渔歌,跟着学会了很多渔歌,我们走访亲友唱渔歌,下海织网捕鱼也唱,看见什么唱什么”东山渔歌第五代传承人洪福娣表示。

近年来,南澳东山渔歌队多次登台参加鹏城非遗表演、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学校、南澳美食节、文化季开幕式等演出。目前南澳办事处东山社区正在申请项目资金,计划对东山渔歌进行全方位包装打造,并继续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南澳还将设置渔民文化展览室,将前期收集资料与研究成果,进行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展示,同时借助新媒体传播影响力,提升东山渔歌知名度与影响力,并与高校、社会科研机构合作,挖掘东山渔歌文化内涵,以及传统音乐特性,丰富渔歌文化内容,将相关研究内容出版成册,同时利用大鹏新区区域与自然地理优势,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发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助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深圳本土文化旅游新品牌。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