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孟锦锦率队到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调研对接大鹏-巴马粤桂协作工作。
捐赠仪式现场。
深圳新闻网2023年10月21日讯(记者 周维朕)10月18日至19日,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孟锦锦率队到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调研对接大鹏-巴马粤桂协作工作。期间,与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粤桂协作工作队副领队贾英竺会谈,召开2023年第二次大鹏新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副书记、县长余浩学,大鹏新区领导吴波,巴马瑶族自治县领导梁锋、林健等参加有关活动。
在联席会议上,贾英竺对大鹏与巴马的东西部协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东西部协作成绩包含了大鹏和巴马双方共同的努力,也展示了双方在东西协作工作中的坚定担当、积极作为。希望大鹏持续在加快调研对接、推进项目实施、加强协作保障、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等方面给予支持,持续推动协作工作形成更多亮点。
余浩学表示,大鹏新区坚持高站位把握、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希望两地继续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孟锦锦表示,大鹏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粤桂两省区、深圳河池两市有关部署要求,强化两地协作,聚焦民生改善、产业合作、协作创新、目标任务、机制完善五个方面,与巴马进一步增进友谊、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动粤桂东西部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据了解,大鹏和巴马在对口协作中结下了深厚情谊、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连续三年在粤桂协作专项考核中名列前茅,更在产业协作、消费和教育帮扶等方面,走在了深圳、河池两市对口协作的前列。
2023年以来,大鹏、巴马两地在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医疗帮扶等方面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成功引导4家企业在巴马投资,新增年度投资逾3.6亿元,引导实际到位投资额位居河池市前列;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开展科技助推乡村振兴合作,推动巴马县2处“供深基地”认定,销往广东的10个“圳品”额度超1亿元,销售额在河池市消费帮扶工作中排名第一;两地通过劳务协作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4225人,其中到广东省就业2926人,脱贫人口2865人;加强与教育系统、医疗系统、高新企业工作衔接,深圳市、大鹏新区选派27名医教、科技专家到巴马对口支援,巴马县组织21名医教专家到大鹏新区挂职锻炼,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班9期,覆盖各类专业人才309人,有力培养本土生力军,补齐人才短板;输送69名巴马籍“两后生”到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就读,为巴马职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积极推进大鹏新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巴马县3个乡镇、34个村、4所学校、3家医院开展全覆盖的实质性结对帮扶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我在广西有个园”活动,力争巴马结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园”项目,为巴马捐资捐物近500万元。
调研期间,协作双方举行了大鹏新区医疗设备捐赠仪式。捐赠资金总数238万元,主要用于提升巴马县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孟锦锦一行还先后考察了巴马寿源田园综合体重点项目——茂雄生态康养农业产业园、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甲篆镇善屯乡村风貌提升项目,以及大鹏新区援建巴马重点项目巴马第五幼儿园、巴马粤桂协作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项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