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深化公共服务委员会运行机制,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以来,葵涌办事处深化公共服务委员会运行机制,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

技能培训班。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23日讯(记者 凌安儿 通讯员 许斐 成珊)就业、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关乎民生和民意,公共服务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着辖区老百姓的生活品质。2023年以来,葵涌办事处深化公共服务委员会运行机制,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不断扩服务、提质量,让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普惠、更加共享可及。

推进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结合葵涌实际,进一步对工作职责进行梳理和分类,厘清社会管理职责、公共服务职责,以公共服务为主线,以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保障标准等为维度,整理编制“基本+特色”公共服务清单133项、基本公共服务办事指南63项,推动公共服务向标准化发展。

构建高水平民生服务和保障体系。从“幼有善育、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方面,使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可及,群众问题解决机制更加灵敏有效。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引进走出

在原有80项便民服务基础上,新引进随迁、入户等户政业务62项,成为新区唯一一个可提供公安户政业务的街道级便民服务中心,今年累计办理业务11433件,累计服务1.8万余人次。打造特殊群体“零跑动”服务品牌,将179个事项纳入政务服务“零跑动”范围,通过上门办等方式服务“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2158人次。

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工作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一揽子政策,聚焦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眼里有光 脚下有路”新时代居民就业技能培训项目,今年累计开展系列培训15场次,42名居民顺利实现就业,超过70个家庭受益,举办公益性现场招聘会3场,开展公益性培训5次,促进和扶持户籍居民等群体就业175人,做好公共就业援助各项补贴审核9581人次,跟踪服务重点群众(失业登记人员、脱贫人口人员、高校毕业生)9939人次。

“一老一小”资源布局更加均衡

养老服务设施持续完善,今年建成高源长者服务站,形成养老服务“一中心三站三点”格局,累计服务长者约22559人次;统筹实施“智慧护老”项目,采用红外体感报警器等设备进行非接触监测,实现“长者家庭、居住社区、智慧平台”三级响应机制,进一步保障了独居、高龄等特殊长者的居家安全;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为159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8058次,提交适老化改造申请家庭50户,辖区医养签约率达100%。

青少年健康知识讲座。

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持续增强

开展“阳光关爱行动”,以人才培育、重点关爱为核心、以综合学习、具体实践为手段,初步建立了一支葵涌街道本土化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队伍,为街道搭建了本土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维护辖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温度的心理关爱服务。为辖区居民及重点人群举办15场的心理健康大讲堂,45场的社区宣传活动,帮助80余名老年人及儿童,缓解了其心理压力、焦虑等问题,让居民群众感受到心理关爱。

基层治理格局再提升

充分发挥居委会、居民议事会、公共服务委员会等公共议事平台作用,引入群众个人与社区社会组织等团体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各项环节中。实施“居民自治能力提升”“社会组织共建共治共享”等项目,进行规范化培训51场,服务2200余人次;健全阵地建设,率先设立社会服务(妇女和儿童)委员会;开展居民议事会、居民代表会议等议事协商活动27场,商讨解决链接社会资源对辖区困难人员的心理疏导,链接社会组织或公司资助辖区特困人员等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实现内容学习、规范建设、长效运作的全流程推进,让群众从被动地回应转向主动地参与,有力推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形成。

文化体育惠民活动不断

深入挖掘社区历史和文艺人才,打造“一社区一品牌”的社区文化活动。在充分掌握居民文化体育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社区居民群众文体需求的多样性,为社区提供菜单式持续的系统化培训服务,包括文化类、体育类。充分利用辖区艺术人才资源,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

中医理疗进社区。

民生微实事持续做实

聚焦群众身边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益的民生小事、急事、难事,全面加强民生微实事立项、实施和评估全过程管理,统筹实施“中医康养理疗”“志愿葵涌”“拎包待产”等21个项目,解决了以往社区难以自行开展的、跨社区的、金额限制无法立项的问题。2023年累计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约2000场,服务群众逾64000人次,综合满意率达98%。

下一步,葵涌办事处将立足不断满足辖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更尽心、精心、贴心、称心的服务,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古亮宇 实习生吴如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