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到广西巴马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调研,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率调研组赴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东西部协作实地调研并召开联席会议。


巴马原种香猪生产基地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0日讯(记者 凌安儿)日前,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率调研组赴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东西部协作实地调研并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推动两地协作走深走实。河池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粤桂协作工作队河池工作组组长奉均衡,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书记韦涛、县长余浩学,大鹏新区领导何志梅、廖文芳参加相关活动。

调研期间,召开2025年第二次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刘广阳在会上介绍了大鹏新区经济发展及帮扶协作情况,强调新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粤桂两省区统一部署,与巴马县共担使命、协同发力。他表示,接下来双方将紧紧围绕“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目标,聚焦过渡期收官与年度任务,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依托大鹏、立足深圳、面向湾区,突出“促消费、增就业、兴产业”三大抓手,扎实推进“三个专项”“四项行动”等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干部人才交流、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劳务协作和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源合作,提前谋划“十四五”之后协作路径,共同推动两地协作蓝图落地落实、共富之路行稳致远。

会上举行捐赠仪式,大鹏新区向巴马县捐赠社会帮扶款物共计30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山茶油生态产业园、长寿巴马高端矿泉水生产基地等粤桂协作重点项目,详细了解产业运营、带农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情况。2025年是东西部协作第十年,也是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大鹏-巴马协作在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农业科技合作成果突出。自2019年粤桂协作建立巴马香猪保种基地以来,依托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科技优势,成功开展香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今年8月,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发表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巴马香猪肺移植人体案例,标志着巴马香猪成为异种器官移植最优供体。9月,巴马县与深圳紫心薯业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建“中国(巴马)有机红薯博览园”与“深圳紫心薯业巴马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二是饮用水产业实现高速增长。投入粤桂协作资金2727万元建设长寿巴马高端矿泉水生产基地,引导巴马百年、四季甘泉、星辉等广东企业投资1.2亿元,为“长寿巴马”矿泉水扩大生产线。2025年上半年,巴马全县饮用水产业产值6.22亿元,同比增长32.3%,带动970人稳定就业。四季甘泉“以水为本 答善社会”入选2024年“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三是农文旅融合促增收。在累计投入粤桂协作资金3810万元基础上,今年新增560万元推动新能源超充站建设与乡村环境提升,引导茂雄、华昱等深圳企业持续投资富硒蔬菜、休闲农业、乡村康养等产业,打造寿源乡村振兴特色带。甲篆镇、巴马镇7个行政村农户通过租金、薪金、分红和经营实现“四重收益”,200余联结农户年均增收约2万元。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度“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20+典型案例。四是教育帮扶创佳绩。通过“组团式”教育帮扶,2025年巴马高考特控线上线人数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五是就业协作成效显著。通过“深桂雨露直通车”计划,今年新输送32名“两后生”(指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免费就读深圳携创高级技工学校,累计达813名,实现毕业即就业,平均起薪5000元/月,输送规模及就业人数位居广西各县前列。

[责任编辑:吴沁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