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8区“大学争夺战” 谁是深圳“斯坦福”?

发布时间:2017-03-08来源:南方+作者:张东方 孙颖 朱洪波

而在2016年,南山区接连引入北大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以及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合作办学项目。落户坪山的大学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该校将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日制在校生将达6000人左右。

此外,今年2月,南山区区长王强还透露,上海交通大学将在深圳设立学区,有望与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结伴在环西丽湖科教城。

西有深圳大学城,东有深圳国际大学城。


建设中的龙岗国际大学城。

 


香港中文大学。


 

自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后引进第一所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来,龙岗区的大学战略迅猛推进,在大运新城逐渐打造出一座汇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深圳国际大学城。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定位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由深圳市政府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三方共建,计划今年9月招生。

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签约于2014年,同样落户大运新城。

龙岗区还在引进一批特色学院。其中包括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等。

2017年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工程建设,实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期招生。

与南山区的深圳大学城相比,龙岗区的深圳国际大学城进驻的大多是国际型大学。

总体来看,龙岗区逐步形成的深圳国际大学城,初步与南山区的深圳大学城形成齐头并进之势。

宝安光明坪山较劲:分别抢得一两所大学

若将宝安、光明、坪山列为深圳各区大学竞赛第二阵营,引入中大深圳校区的光明新区可谓先拔头筹。

2015年11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合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学校选址光明新区新羌片区,占地5000亩。光新新区官方消息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在今年6月底之前开工建设。

武大深圳校区也有望落户光明。去年9月,武汉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拟建立武大深圳校区。有消息称,武汉大学“相中”了光明新区。在签约一个月前,武汉大学负责人曾造访光明新区。

地处深圳东北部的坪山区,在此轮大学竞赛中也斩获不小。

落户坪山石井片区的深圳技术大学,定位为一所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预计在2018年开始招生,建成后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5万人。

落户坪山的大学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该校将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日制在校生将达6000人左右。

在特色学院建设上,坪山区也抢得一杯羹。去年10月,坪山区与深圳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坪山成立的深大-希伯来学院。该学院致力于研究生教育。

争得人大深圳校区的宝安区,也在力补高等教育短板。

去年12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共建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

2017年宝安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快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确保过渡校区今年9月份招生办学。

宝安区还将建设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该学院签约于2015年5月,初步选址宝安区新安街道。

整体来看,此轮大学争夺战,宝安、光明、坪山三区几乎平分秋色。

罗湖龙华大鹏出招:三区速推“大学计划”

大学资源奇缺的龙华、大鹏、罗湖,同样在大学争夺战中暗自使劲。

拥有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资源的罗湖区,正在筹划建设深圳城市大学。去年6月,深圳市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与京基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推动城市大学的建设运营。2017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启动深圳城市大学启动前期筹备。

大鹏新区则发挥自己的滨海优势引进了广东海洋大学。

2015年10月,大鹏新区与广东海洋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填补深圳没有海洋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空白。大鹏新区还与南科大“联姻”。

去年4月,大鹏新区与南方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和深圳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

辖区还没有一所大学的龙华区,今年也提出“力争引进一所高水平大学”目标。有消息称,南开大学深圳校区项目正在洽谈,预计今年上半年签约,或落户龙华。

谁能在大学争夺战中占得先机?龙华、大鹏、罗湖作为第三阵营正在加速角逐。

编辑:林玟珊

保存|打印

上一篇“女神节”去哪玩?深圳这些地方通通半价甚至免费下一篇十街道制定发展路线图 看十“兄弟”如何撑起宝安明天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