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新起点再出发 打造改革创新先锋城区

发布时间:2017-05-25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吴爱民

近年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三岛一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水平”的原则,确定了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大鹏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治理年”的改革创新举措,针对新区存在的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公共配套环境不完善、安全生产压力大等突出问题,梳理城市管理治理中的短板软肋,以制度设计、流程规范、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治理能力。同时,面对编制机构高度精简,人少事多,权力运行和日常业务工作中存在职责不清、程序不规范,廉政风险、履职风险较高等问题,全面推行“留痕计划”。通过推行标准化岗位职责、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机制以及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打造廉洁、高效干部队伍。

“1+5”基层治理体系破解社区管理瓶颈

2016年,新区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等“1+5”系列文件,着力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工作队伍整合、社区权责清单建设、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改革等5个层面的改革,突破基层“小马拉大车”管理瓶颈。

“1+5”改革措施实施一年多来,新区140个居民小组中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整合后经费总盘子不变,网格数减少11.6%、人员数减少19.7%,人均月工资提高1200元,实现“减员提薪增效”;社区权责事项由29大项82小项精简为24大项62小项;建立全市第一个“五统一”的“一岗多能、一窗通办”社区级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创新党群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将项目采购自主权下放给办事处和社区,实现“百姓点菜,政府买单”。

“三级”权责清单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

新区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中,建立健全职权管理机制,科学编制职权运行流程图,全面梳理和规范行政职权,重点解决职权交叉、相互推诿等问题,促进政府管理精细化、动态化、法治化。

2016年,新区编制完成直属各单位权责事项3011项,各办事处权责事项2160项,社区权责事项82项;事权动态管理更加规范,承接上级下放事项19项,依法取消事项14项,实现进驻网上办事大厅的381项审批服务事项与权责清单系统数据同源;职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配套编制5171项权责事项涵盖办理部门、依据、时限、流程等要素的办事指南,社区权责事项细化成149条工作量化指标。

创新推行“留痕计划”实现“人过留痕,事过留档”

在2015年8月以来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大鹏新区在全区涉及审批、执法、监管、工程建设等领域30个单位,对接反贿赂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全面推行“留痕计划”。通过推行标准化岗位职责、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机制以及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指引各单位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创新运用分权防控、程序防控、制度防控、人事防控、教育防控、公开防控、信息化防控和预警防控等八项非财务控制措施,全面实现了“岗责留痕”、“过程留痕”、“监督留痕”、“技术留痕”、“档案留痕”。

在推行“留痕计划”过程中,共梳理出岗位职责岗位职责1656条,编制业务流程图516个,制定业务操作指引412个,基本建立起一套标准的工作体系,倒逼行政执行力提升,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其中,南澳执法队实现新增违建巡查、制止和查处到位率100%,实现辖区违建“零增量”,2016年违建信访投诉件同比下降了77%。大鹏地税局采取全数据化留痕管理模式和平台,自留痕计划开展以来共发起廉政风险防控任务203单,将税收业务工作廉政和履职风险降至最低。

编辑:黎阳

保存|打印

上一篇义工行走东西涌守护大鹏海岸线下一篇文明大鹏从“撤桶行动”开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