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新起点再出发 打造改革创新先锋城区

发布时间:2017-05-25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吴爱民

近年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三岛一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水平”的原则,确定了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

着力民计民生

教育医疗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新区围绕教育、卫生领域的民生发展,加快项目建设补齐硬件短板,坚持改革创新推行科研兴教,坚持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引进优质资源,填补教育、医疗“洼地”,通过革新挖潜实现教育、卫生领域民生新突破。

通过引进和培育打造名师、名医工程,先后挂牌成立8个名师工作室,已建成中医、眼科、心血管内科等15个名医工作室。打造溪涌小学为大鹏新区乃至全市的“小班化”教育改革样本。

引进马歇尔团队落户葵涌医院,引进墨尔本大学康复医学深圳研究基地、哈佛大学康复医院和市二院共建的脑重塑康复实验室落户南澳医院;与市眼科医院共建3个眼病防治中心,与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建立心血管专科联盟,与市儿童医院合作建设区域儿童诊疗救治中心等。其中,市眼科医院知名专家到新区坐诊384多人次,为辖区群众解决眼科疾患2039多例。

探索全新办学模式,按“市内领先,省内一流,创全国名校”的目标,与全国一流的人大附中合作共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和九年一贯部。并设定了力争“6年达到深圳市一流水平,10年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办学目标。

以下沙安置区幼儿园为“以事定费”改革试点,引入深圳实验教育机构合作创办大鹏实验幼儿园。该园已于2016年9月正式开园,开设9个教学班,提供270个学前教育优质学位。

重点领域发力

创建“全域旅游”试验区

2016年,在“全域旅游”成为国家层面产业大战略的背景下,深圳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深圳市确定新区为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试验区。

围绕这一创建目标,新区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融合文化、交通、科技、资讯、环境、制度等全领域,制定《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同时启动实施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七个方面24项举措,力争到2018年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1500万人次。

目前,新区正积极完善升级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鹏旅游100+”游客服务中心,打造智慧旅游景区。同时,加快引进具有创新性、时尚化的国际知名主题旅游项目,加快推进环龙岐湾5A级景区建设,实施“旅游+轨道交通”、“旅游+城市更新”、“旅游+新型工业”、“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人文”等创新举措,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与地域文化紧密相关,具有高互动性、高参与度、高传播度的旅游体验活动产品。并以“中国杯帆船赛”、“大鹏杯帆船赛”、“深圳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新年马拉松”、“磨房百公里”、“潜爱大鹏”、“赛龙舟”等品牌活动和品牌赛事为抓手,申报中国国际户外体验旅游目的地,打造国际户外运动天堂。

2017年,根据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大鹏新区积极推动“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探索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业发展引导机制、旅游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将通过改革创新,打造一个“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孵化基地;创建一个以改革为导向的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形成一个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近日,新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申请已通过国家、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初步审核。

新起点再出发

努力打造改革创新先锋城区

2017年是抢抓强区放权改革机遇,重点攻坚的关键一年。2月28日,大鹏新区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鹏新区2017年改革计划》和《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同时制定《大鹏新区2017年区级重点改革任务分解表》,确保每项改革任务落实有时间表、路线图,做到跑表计时,到点验收。新区改革办联合督查室、绩效办加对改革项目的督办频次和力度,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全程评估。

2017年,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推动新区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鹏特色,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精准发力、协同推进,用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攻坚克难,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动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打造改革创新先锋城区。

编辑:黎阳

保存|打印

上一篇义工行走东西涌守护大鹏海岸线下一篇文明大鹏从“撤桶行动”开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