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甲醛

甲醛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燃气体,属于饱和脂肪醛类,易溶于水、醇和其他极性溶剂,其37%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1、职业接触

甲醛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研部门,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树脂、塑料和橡胶。在建筑材料、木材防腐、皮革加工、造纸、染料、制药、农药、油漆、照相胶片、炸药和石油工业也大量应用甲醛。在农业畜牧业、化妆品、洗涤和清洁剂生产、农药和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消毒、防腐、和熏蒸剂。上述各行业的从业者均可接触甲醛。

2、临床表现

(1)吸入中毒。急性吸入甲醛蒸气后,轻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上呼吸道炎、支气管炎,表现为流泪、流涕、眼部烧灼感、咳嗽、气促。肺部听诊有呼吸音粗、干啰音等。严重者可发生角膜水肿、喉痉挛、喉头水肿,少数发展为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患者可伴有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吸入甲醛溶液者可很快出现呼吸窘迫。

(2)口服中毒。误服甲醛溶液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患者很快出现口腔、咽喉部、食道、胃部烧灼感,随后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呕吐、腹泻等。患者可表现为消化道糜烂、溃疡、穿孔、出血。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肝功能损害。

(3)慢性中毒。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的工人可出现眼和咽喉部刺激症状及胸部压迫感,部分工人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视力下降等症状。

(4)皮肤损害。皮肤接触甲醛可引起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粟粒至米粒大红色丘疹,周围皮肤潮红或轻度红肿,瘙痒明显。接触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3、预防措施

(1)在甲醛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尽量实现密闭化、自动化;并定期进行设备检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2)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个人防护及意外灾害时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3)甲醛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和定期健康检查。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