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心,有我们在!”大鹏新区集中隔离点24小时温情守护…

有这样一群人临危受命、在此集结,在这里坚守服务丶默黙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隔离不隔爱”的暖心守护,演绎了一个个温情的故事。

大鹏新区集中隔离点24小时温情守护

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6月6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古亮宇 通讯员 吴俊峰)在大鹏新区,有一个地方始终24小时亮着灯,这里有医生、有护士,还有套着隔离装备的“大白”志愿者。这里既是抗疫的“战场”,又是境外返乡人员的“健康港湾”。有这样一群人临危受命、在此集结,在这里坚守服务丶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隔离不隔爱”的暖心守护,演绎了一个个温情的故事。

6月5日,00:30分许,“嘀嘀嘀……”连串的微信提示的响起,正在值班的志愿者谭辉燕收到前方发来的入住信息。“你好!马上要转来10位入境人员。”“好的,马上安排。”放下手机,谭辉燕即通知专班的工作人员,做好迎接准备。刚刚安静下来的隔离点瞬间又忙碌了起来,他们各司其职,迅速进入状态,有条不紊地做好登记,嘱咐各类事项,分发各类物品,有序安排人员入住。由于一次性接收的隔离人员太多,他们俩人一直忙碌到凌晨2点才结束。

“一人一档”的健康档案

8维度36项指标,分级分类服务隔离人员

“饮食习惯、情绪变化、孕期保健、精神异常、慢性疾病......”。工作人员为每位医学观察对象填报一份详细的《大鹏集中隔离场所隔离人员分级分类评估管理服务表》,发放“暖心包”、《健康告知书》、《安心手册》等,实行一人一告知、一卡一册、一人一间,为每一位医学观察对象做好每天的健康监测,病毒核酸采样检测及其结果跟踪,建立隔离人员“一人一档”的健康档案,做到可追溯、可查寻。

此外,通过填报分级分类服务表,进一步保障医学观察对象的心身健康,防止次生伤害,将心理评估及干预纳入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整体工作部署,主动开展隔离人员疫情认知、健康指导和心理情绪辅导等服务。

隔离点还组建一支由3名医务人员+1名心理咨询师组成的集中医学观察对象身心健康风险评估小组。对每一位医学观察对象从“心理自评、睡眠、抑郁、焦虑”等方面进行心理健康风险评估,每天进行心身健康巡查,对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和有心理健康风险的人员单独记录,所有医学观察对象建立一人一档的心身健康风险评估档案。同时,建立“贴心服务”微信群、“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式,疏导和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对重点人群及时开展干预并反馈,持续改进优化医学观察工作流程,加强人文关怀,确保医学观察对象的心身健康。

素食操作区

“保姆式”服务隔离者

位于大鹏办事处的集中隔离场所于5月8日启用,已接收入境人员超过200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学观察对象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岁。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习惯,不安的情绪,都会给隔离点的工作带来挑战。

此外,隔离点工作人员还根据部分被隔离人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过敏史等特殊情况,对饮食搭配进行个性化的调整,给他们“保姆式”服务。

留观人员的点赞和认可。

你隔离我坚守 隔不开的是温馨

隔离点的工作细碎繁琐,在做好各项规定性、流程化工作的同时还要关注到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

中午11点40分许,送餐车开到了留观点门前,工作人员经过简单的休息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隔离点里的工作非常繁琐,就连‘送餐’这样听起来最简单的工作做起来都十分辛苦,用餐人数最多时超过100人,需要快速送到各楼层的不同房间,送完一餐需要耗时近一个小时。

在每一餐送到各个房间门口后,工作人员会把留观人员放在门口的垃圾带走。留观人员缺少什么生活用品,工作人员会立即为他们补全。100米的走廊,一天往往要走上几十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走廊走动时,我们都是身穿隔离服并且是对全身进行密封性的包裹,包括脚上都要套脚套之外的塑料袋进行密封,为了防止塑料袋破损,我们在工作的时候都要踏步前进,而不能像正常人走路,往往普通人两到三分钟就能走完一条走廊,我们往往需要10多分钟甚至20分钟才能走完。

在隔离点入驻的多为留学生和久居国外的人员,对国内的各项政策制度不是很了解,心理容易出现波动。每入住一名房客,工作人员都要花上很多时间为他们进行讲解。胡女士入住到隔离点后,因急需返回韶关看望照顾病重的母亲,情绪低落,存在睡眠障碍。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心理医生,通过联系胡女士的家属将其母亲的病情每日告知,经过专班工作组与专业医生细致入微的沟通,心理安抚,终于化解了问题。工作人员们耐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留观人员的点赞和认可。

一个个暖心的画面、一句句安慰的话语,让集中观察人员在特殊时期感受到了别样的“爱”。正如刚刚结束隔离观察的葛小姐所说:“这里的工作人员有爱且专业,真的很赞,总是不厌其烦帮助我,没有抱怨,反而发自内心地给予我们这些海外游子家乡的热情和温暖,谢谢这段隔离时光让我认识了大鹏团队,让我爱上深圳这个包容而温暖的地方。”

[责任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