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架起“生命之桥”!南澳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

日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南澳人民医院重症康复科成功为一位植物状态患者经超声引导下进行了PICC(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置管过程顺利。

置管现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6月6日讯(记者 凌安儿 通讯员 王曦 曾澳)日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南澳人民医院重症康复科成功为一位植物状态患者经超声引导下进行了PICC(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置管过程顺利。据了解,重症康复科护理团队已于5月份成功开展二例经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医院在建立静脉血管通道技术上再次提升。

相比于常规的PICC穿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可以直观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就像“针尖上长了眼睛”,尤其在患者肘部血管条件差、直视下无法直接穿刺置管时,超声引导可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更加安全可靠,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风险。患者在后续治疗时,静脉导管药物可以通过导管跨越细小血管直接到达中心静脉,无需反复穿刺,在保证治疗进度的同时更避免了血管的损伤、药物外渗、外漏的风险,为患者搭建了一条特殊的“生命之桥”。

“经超声引导PICC置管新技术的开展不仅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还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南澳人民医院重症康复科护士长周宜霞介绍,重症康复科主要收治重症颅脑损伤的病人,这类病人长期卧床,并发症多,存在反复静脉输液的需要,且这类病人血管条件差,静脉注射困难,在输液、输血、危重患者抢救等领域工作时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如今科室成功开展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不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的静脉通路,更进一步避免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完成。

近年来,南澳人民医院重症康复科医护团队在市二医院、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在日常护理工作上不断探索新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此次成功开展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在“家门口”为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建立了一条无痛、通畅的静脉通道,保护了患者外周血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及费用,为治疗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周维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