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2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连成 穆志广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歇尔率团队葵涌医院坐诊,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Bradled T.Hyman康复科团队进驻南澳医院,人大附中深圳学校落户新区,首试“以事定费”改革大鹏实验幼儿园开园……大鹏新区成立五周年,新区公共事业取得重大突破、收获累累硕果。
首个实验幼儿园试行体制改革
联手人大附中创办全国名校
2016年9月,下沙安置区幼儿园正式开园。乔迁新居的下沙社区居民奔走相告。“最让我们家长欣慰的是新区引进了深圳实验教育机构,将下沙幼儿园建成大鹏首个实验幼儿园。”
推行办学体制改革,是新区探索教育实现后发赶超的一个模式。新区引进深圳市实验教育机构,合作创办下沙实验幼儿园,建成新区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示范园。该园在管理体制上试行“以事定费”改革,在保持政府产权幼儿园公立性和公益性的前提下,推动“管、办、评”分离,实行委托管理,不仅给幼儿园的管理者更大的管理自主权,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探索全新办学模式是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另一个尝试。2015年,新区公共事业局在深圳第十一高级中学开工建设的同时,确定了“市内领先,省内一流,创全国名校”的目标,与全国一流的人大附中合作共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和初中部,探索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道路。2016年1月中旬,双方签署合作办学的框架协议,标志着新区九年一贯制教育和高中教育将从此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6年11月,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首栋教学楼封顶。今年9月,学校将正式开学,为新区和深圳市民提供60个班3000个优质高中学位。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有关人士表示,人大附中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为办学目标,力争实现在较短时期内“达到深圳市一流水平,中长期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办学目标。
五年中,新区针对教师队伍缺少领军人才等实际情况,修改完善《“鹏程计划”名师工程实施办法》,通过内培外引,建立11个“名师工作室”,引进中高级教师9名,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后备人才。仅2015年,新区开展骨干教师后备人才评选,共有55人获评,同年,两名教师被确定为省级骨干校(园)长培养对象和省级骨干教师,实现省级名师培养新突破。
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新区形成了“校校有课题,科科有课题”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已立项的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7个、市级13个、区级小课267个。“一校一品”的素质教育特色办学硕果累累,五年共获得1656个素质奖项。公办中小学综合评估100%达到办学基本标准。
与此同时,新区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实现同步发展。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78.6%,居全市第一,并成为全市首个幼儿园市级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城区。2012—2016年区财政共发放民办教育扶持资金3522.22万元,为民办学校教育水平提升奠定基础,其中星宇学校、大宝幼儿园分别通过市一级学校、市一级幼儿园的评估验收。
(连成 穆志广 文/图)
编辑:黎阳
上一篇食药快检车“首秀”南澳海鲜干货街下一篇大鹏新区去年发放生态专项补助近两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