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30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杨建超
今年是深圳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城市管理治理年”,也是大鹏新区“美丽大鹏”建设行动的第三年。新区结合“美丽大鹏”建设行动和“城市管理治理年”,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社会评说
新区各界代表为文明大鹏点赞
给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文明城市创建,给新区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退休老干部、大鹏新区王母社区居民李伟文在谈到新区的变化时表示,新区政府为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舍得花钱,不仅建成区的市容市貌、道路街景焕然一新,连破旧的城中村、老屋村道路、绿化文体设施也被改造一新。特别是王母河黑臭河水的整治,让整个大鹏墟镇居民告别了臭气弥漫的生活环境。大鹏的发展与深圳市区相差甚远,每一点改变都会让百姓感受至深。
李伟文表示,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对辖区百姓,特别是老人受益更大。现在,每位户籍老人都享受免费体检的待遇,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今年,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开学招生,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挂牌成立,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名校、看名医的愿望。
对新区发展把脉准确施策得当
市人大代表、大鹏新区旅游协会会长李建齐表示,文明城市创建提升了新区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时,加快推进了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崭新的市容市貌、秩序井然的交通环境、文明诚信的经商环境、助人为乐志愿者行动、生态环保的景点景区,让市民游客大鹏之行“行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住得安心。”给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品牌。
新区在创建工作中,密切结合产业发展,以“文化+”的模式,在打造具有大鹏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的同时,将文化的要素融入新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有效地促进了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可谓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把脉准确,施策得当。
大家当志愿者的热情越来越高
大鹏义工刘赞在大鹏新区做注册志愿者已经五年多时间。当时,当地市民参加志愿者的人寥寥无几,对志愿者“义务助人”行动也不甚理解。现在,志愿者队伍中当地居民占大多数,包括老人、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许多社区成立的义务巡逻队、妇女读书班的居民学员集体加入志愿者,参与义工活动。
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变
龙岗区人大代表、 大鹏新区环境监测站站长谢芳生表示,环境监测工作的各项科学数据表明,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水环境的改善最为明显。今年是“美丽大鹏”的收官之年,新区已经完成南澳河、三溪河、西边洋河、正陇水等四条黑臭水体河治理工程,同时,随着污水管网年底实现全覆盖,新区的河流和近海海水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现代城市的文明程度首先取决于生态文明的程度,大鹏新区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快步前进。
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人人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在新区市民中已蔚然成风。”73岁的张运通是地地道道的葵涌人。退休后他参加了老干部中心的活动,去年他和中心的老人们一起穿上了“黄马甲”,义务担当起葵涌首批环境卫生督导员。他说,通过广泛宣传和示范,新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大街小巷中可以看到讲文明的多了、爱护环境的多了、实行垃圾分类的多了、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多了。乱倒垃圾、随地吐痰、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的现象在减少。
数说文明城市创建
98支志愿者队伍,12000名志愿者,10余万人参加文明城市创建 18万居民参与“双美”评选投票
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歌舞比赛250场
开展“行走大鹏”123次,发现问题2498处,整改率100%
完成污水管网建设46.5公里,年底污水收集率达到95%
31个“城中村”市容环境整治100%达到“净化要求”
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实现100%覆盖
25个社区100%形成各自的居民公约
新区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支持率为100%
新区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满意率为97.8%,列全市第2
公安工作满意度在全省140个市县区中排名第一,群众安全感全市排名第一。
编辑:黎阳
上一篇【文明大鹏】南澳:志愿服务为创建文明城市添风采下一篇南澳执法队一周拆除6处新增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