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所引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团队领衔人及代表杨争光、卓佩丽、李典蓉、吉笃学、周炜及戴耘接受了授牌。

大鹏新区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涉及影视、历史、戏曲、摄影、雕塑等多个领域。(王晓勇摄)
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11月7日讯(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记者 古亮宇 通讯员 简嘉丽 报道)11月6日,2020第四届“深圳人才日”大鹏新区系列活动之一、2020年大鹏新区“鹏程计划”高层次文化人才、团队授牌及项目启动仪式在大鹏所城举行,为新区首次,标志着新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大鹏新区领导刘峰出席。
大鹏新区不仅生态禀赋优越、山海风光旖旎,更素有深圳“文化之根”的美誉,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个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距今7000年的咸头岭文化遗址是珠三角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近700年历史的大鹏所城正是深圳别称“鹏城”的由来。近年来,新区的婚庆文化产业、影视拍摄产业及多种新型文化业态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2020年,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根据《深圳市大鹏新区“鹏程计划”高层次文化人才及团队引进培育实施办法》,编制印发了《实施细则》,从获奖层级、影响范围、行业领军三个维度,将人才划分为ABC三级,采用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做法,突破人事关系限制的瓶颈。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实施细则》出台2个月,新区已成功引进落地高层次人才2名,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为了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派专人落实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
此外,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已探索建立了研修补贴、年度运行经费、孵化成果奖励等保障激励措施,比如,人才团队为新区每培养1名省级以上、市级、区级名家,将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额外奖励,以此提高高层次文化人才团队的培育、提升、引领的积极性作用,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促进新区文化事业产业水平跨越式增长,推动文化项目成果向市场化、产业化、园区孵化发展。
活动当日,新区所引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团队领衔人及代表杨争光、卓佩丽、李典蓉、吉笃学、周炜及戴耘接受了授牌,并以“筑巢引凤聚人才,高举文化兴大鹏”为主题,与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展开专题座谈,畅谈如何通过推动文化繁荣,共建“美丽大鹏”。随后,参观“大鹏公众影像艺术馆”——与海共生,深圳大鹏海民影像展,该项目利用大鹏所城21处国保本体之一的侯王庙,用引进人才的方式对国保文物进行活化利用,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展示大鹏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