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1来源:深圳商报作者:
三年来,新区始终把居民利益放在首位,立足大鹏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补齐各项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居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共谋共建美丽大鹏。
8月31日,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举行揭牌仪式暨开学典礼,标志着大鹏新区没有高中的历史正式结束,也为深圳优质教育资源增添新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是“美丽大鹏”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三年。三年来,新区始终把居民利益放在首位,立足大鹏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补齐各项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居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共谋共建美丽大鹏。
2017年,大鹏新区民生幸福指数节节升,幸福生活人人享。
幼有所育,规范化幼儿园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普惠园”“规范园”比例全市最高。
学有所教,基础教育提质增量,中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新区与福田区首创深圳教育“跨区合作”,助力内涵提升;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正式开学,填补了新区没有高中的空白,名校办到了家门口。
病有所医,新区与市医管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同成立深圳首个市区两级共建的医疗健康集团,“市级团队+本地团队”模式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医生来了,带来了胃肠道疾病国际诊疗中心团队及实验室;美国最大康复专业医院来了,哈佛医学院附属斯波尔丁康复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联合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来了,与南澳人民医院共建墨尔本大学康复医学深圳研究基地。
老有所养,弱有所扶,“颐老一键通+家庭医生”的医疗与养老服务结合模式,让新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对象满意率达99.79%;老年人免费体检标准366.3元/人,全市领先;残疾少儿享受“送教上门”服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少儿百分百入学。
劳有所得,新区积极引导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全国首个社区旅游学院在新区开班,这一举措正是新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通过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创业帮扶引导更多群众、社区居民参与“美丽大鹏”建设发展事业中来,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惠及民生。
住有所居,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健全,“有路无灯”历史彻底结束,在全市率先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社区微巴打通“最后一公里”,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编辑:欧淑清
上一篇大鹏新区将全方位开展民宿消防安全排查整治下一篇大鹏新区开展“文明秩序”统一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