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索新时代群团改革的大鹏实践

12月12日,在大鹏新区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专家评议会上,新区群团工作部关于探索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项目获得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深圳首个“走进自然”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在大鹏揭牌。

大鹏新区青年突击队在台风“山竹”灾后重建、市容环境整治现场。

12月12日,在大鹏新区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专家评议会上,新区群团工作部关于探索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项目获得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同一天,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现场会在大鹏新区召开,取得“1+N个率先”的“大鹏经验”获得一致好评。这是新区群团工作部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礼物”之一。

组建群团工作部,是大鹏新区在大部制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实践。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新区群团工作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新区党工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开展“153主题工程”,围绕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这一主题,实施5大引领行动,抓牢3个“牛鼻子”项目,推动群团改革取得新成效,不断提升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为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体现群团担当,作出群团贡献。

群团有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来了”

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如何牢牢把握群团改革的正确方向?

“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群团改革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干部安排、人事调整等物理变化,而是群团组织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创造性地引导各界群众跟党走。”新区群团工作部负责人表示。

成立以来,新区群团工作部始终坚持“党政有号召,群团有行动”工作理念,引导群团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各项工作,在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中主动担当,新区随处可见群团组织“我来了”的声音和身影……

持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在去年新区“创文”工作中,新区群团工作部带着“文明城市创建10万+”工作方案“来了”,在21项具体活动中主动牵头12项;今年以来,全面升级“马路天使”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项目,与大鹏交警大队创新联建全市首个“交警+志愿者”文明交通路长制。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10月份大鹏新区城市交通文明指数为93.44分,连续14个月刷新监测以来的最高分,呈稳定上升态势,全市排名第一。

创新护河治水志愿服务,新区群团工作部于2017年11月率先发布全市首批78名护河治水志愿者河长名单,成立了“亲子童行号”“红领巾”等13支护河志愿服务队,创新性打造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志愿者河长体系,并率先成立全市首个治水提质巾帼专家志愿服务队,助力新区治水提质。

在安全生产领域,新区总工会“来了”。通过在比克电池有限公司等3家规模企业试点建立“职工安全生产监督岗”,一年多来职工排查安全隐患线索达2300多条,实现企业职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排忧解难”。

在新区台风“山竹”灾后重建、市容环境整治现场,“大鹏新区青年突击队”的红旗迎风招展!他们在受灾最严重的大鹏办事处水头社区龙岐村徒手挖通被堵下水道,附近居民纷纷点赞:“多亏你们来了!”

群团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广大群众“更相信了”

走进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诊区,犹如来到一个“童画”世界。这家更像儿童乐园的医院,随处可见新区实施儿童友好城区创建工作的成果。

自去年以来,新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先行先试全面启动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区改革项目,创下“1+N个率先”工作成果:率先发布全国首份经专家鉴定、专业评估的区级创建工作调研报告,今年3月份市委《决策参考》专辑刊发;今年初在全市率先成体系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区创建工作;出台全市首个区级《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建成全市首个儿童友好服务站和首个“走进自然”儿童友好出行实践基地……同时,为近万名常住适龄女性免费提供两癌筛查并赠送特定疾病商业险,大鹏社区获评2017年省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坝光社区获评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新区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此外,团系统把青春家园、四点半学堂、“团旗下悦读青春”、青年友好交往驿站等思想引领、权益维护、青年活动等资源和服务精准送到基层;工会系统持续做好“送权益保障到基层”职工提素活动,持续开展职工群众关爱活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群团改革不再是以往群众印象中的“只喊高调”,而是将改革根植“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群众“相信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实施“153”主题工程

改革定位“更清晰了”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新区群团工作部着手构建统领群团各项工作的总体框架,围绕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实施“153主题工程”,打破过去群团工作零打碎敲、不成体系局面,解决过去群团改革“单骑独进”“存在感不足,价值不明显”现象,实现群团改革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循序渐进,最大化发挥改革威力,群团改革方向和工作定位更“清晰了”。

“‘153主题工程’杜绝了临时起意,又与时俱进,让群团工作常做常新,赢得主动。”新区群团工作部负责人解释说,“153主题工程”,即瞄准1个主题——以高质量“美丽大鹏”为中心的主题工程,实施思想引领行动、筑本固基行动、双翼驱动行动、岗位建功行动、聚力支撑行动的5项具体行动,推进包括团系统打造“红旗团支部”、工会系统建设“区域性工联会”、妇联系统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区”在内的3个“牛鼻子”项目。

记者了解到,借助“153主题工程”,新区群团工作部筑牢群团工作网上阵地,开发优化“大鹏友”微信公众号,反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精英工匠孵化平台,提供八大类100门培训课程,探索职工精准服务体系。线下推出“菜单式”服务,为青年量身定做“青·悦”“青·声”“青·听”品牌活动,满足青年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婚恋交友、权益维护需求。

此外,聚焦主责主业,构建家事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建立30个婚调室,实现全区覆盖;启动6期“她”权益女性维权网络直播活动;组织召开新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工作联席会议,在全市率先建立多维度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格局。尤其是,今年5月以来,面对新区产业升级、企业在搬迁过程中产生的劳资纠纷问题,工会系统成立了劳资纠纷处置小分队,由工会系统科室负责人、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法律服务人员等组成的“白马甲”,连续90天吃住在企业,配合办事处、劳动部门等及时开展纠纷化解、引导理性维权、提供法律咨询等工作。

干部自主成长

让群团工作“更有价值了”

改革的关键更在于人,建立一支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胸怀全局,建言献策,勤学善思,提能善政的群团干部队伍至关重要。一年多来,新区群团工作部通过贯穿全年的“第一议题”“读书读报分享”“主题学习日”“专题讲座”“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各项业务学习,激发群团干部的工作干劲和办事热情。以“硬件不足软件补,资源不足志气补”的群团品格,通过打造20多项工作品牌,锤炼了群团干部自主成长、主动负责的工作作风,促进群团工作提质升级。

据群团工作部负责人介绍,自年初以来,新区群团工作部深入基层,开展“职工精准服务体系构建”“青年新需求响应机制探索”“困境妇女需求调查与长效服务”“儿童成长与发展需求”4项专题调研,2019年将围绕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开展群团系统组织力评价改革项目,推进群团改革往纵深开展。

据了解,新区群团工作部已牵头起草《大鹏新区加强党的群团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方案中明确,2019年将以“夯实组织建设工作基础”为重点,让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进系统化、规范化群团建设工作,着力构建工青妇工作全方位联动平台,把群团工作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社会各领域,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深入探索更具“大鹏特色”党的群团工作推进模式和改革路径。

晶报记者陈碧霞通讯员张静陈彩丽/文、图

[责任编辑:黎阳]